道可道,非常道,乃玄道
“道”—既可以指选择层面上的不同,也带有趣味上的指向性不同之意。
玩音响的人,各人有各人的理念与想法,此为道。制作音响的品牌,各个有各个的理念与技术,此也为道。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两种不同的道,但是,在最终的目的性上,它们却殊途同归—以实现最高等级的Hi-Fi性为终极追求。我在这里说“道可道,非常道,乃玄道”的意思、其实不是想把读者的思绪引向那没有终点的老庄哲学,也不是要将某一种宏大的哲学与一个音响品牌的声音哲学牵强地联系在一起。我的意思是说,玩音响,做音响,这其中本来就存在着“道”—它既可以指选择层面上的不同,也带有趣味上的指向性不同之意,总之,很难有一种精确的语言可以将这个字中的内涵概括出来。因为,它太过丰富。
通常,人们更愿意用道行的高低来来描述一个玩音响的人的水平和他对声音的认识程度。同样,道行的高低也反映在品牌的技术特性上—读者诸君肯定知晓,高端音响品牌的背后,其实蕴含着的,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技术道行。当这种道行达到无出其右者的境界的时候,顶级品牌的气质就会凸现无疑。环顾音响圈内的超级品牌,其在市场和玩家心目中的口碑度,莫不如此。
还有,对听音乐玩音响有共同趣味的发烧友,常常被归类于同道中人的概念范畴中。同道中人们常常会对一个音响品牌和一种类型的声音进行评头论足,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有争论。但是,也正是通过这种不同或者相同的见解,会逐步提升参与者的水平,使之不断提升自身的认识道行。当很多有道行者的意见参与到某个品牌及其产品的议论中去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是会间接提高某个品牌的技术道行度的—因为,音响器材的最大价值正是在包含聆听者对它的喜欢与欣赏基础上的。离开了聆听者的器材,实质上是毫无意义的。
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说。你的解释我们已经基本明白了,无非是想借一个“道”字来阐述音响的两种属性。可是把“乃玄道”放在标题的末端,又是何意呢?
请各位不要想得太复杂,我这个小标题翻译成“白话”的最直接的意思其实是:我们都是玩音响的同道中人,我们有各人的欣赏价值判断.这种爱好与欣赏角度完全是个人化的。而这一次,我们这些人的目光要聚焦到一个名为“玄道”的品牌和它的玄真二号(Poison 2)落地式音箱上来。
不一样的玄道
玄道是一个对音响及其声音的Hi-Fi化还原保有相当热情和梦想的品牌。
在整体音响行业呈现低调状态的时候,玄道出现在音响江湖上,多少有些横空出世的意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音响行业现在已经到了理性大于感性的年代。也就是说,早先的高利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市场和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精明了,没有出色的声音表现的话,是很难冒出来的。如果一个音响品牌单纯是为了赚钱的话,恐怕不会选择音响行业来投资。此为其一。
其二,音响行业—无论是其中的讯源领域还是音箱领域,都远非这种产品的外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说到底,这是一种由技术引领声音内涵,而声音内涵又反过来体现技术的行业。在这其中,技术与观念之间的关系是先要有积累,而后有阐释。
玄道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在成立不长的时间内就拿出了专利级的技术,并成功地推出了形态相当成熟的成品产品。尽管就概念意义来讲,这种技术的最初构想并非来自于玄道,可原本这仅仅是个大胆的设想,是玄道将之作了具象化和实践,使得其以完整的产品形态面世。
在今天的市场环魔中。玄道算得上是一个有理想的品牌—正因如此,他们才敢作投入,且研发出让业界及市场感到耳目一新的产品系列。玄真一号书架箱、玄真二号落地式音箱,是以玄道的全新理念推出的精品级音箱。
我在此节中说“不一样的玄道’的意思,其实质正是指对该品牌的钦佩之情。毕竟来讲。有着让人新鲜感十足的音箱产品在今天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
独特的玄真二号
玄真二号落地式音箱不仅使用了技术创新力十足的单元,即使是它的箱体环节,同样非常有创新力。
由文中的照片来看。我想读者大概已经感到了这对中大型落地箱的简单结构了。
是的,和通常这种体积的落地箱相比,玄真二号前障板上的单元布局仅以区区一只而少到极致。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没有单独的前障板设计—这个环节是以箱体的前面板与单元的直接契合来实现的。
克服一般同轴单元的缺陷
对发烧友来说,同轴单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同轴扬声器声音重放与自然界点声源原理完全相同,克服传统高低音分离发声带来的相位失真,声像漂移等各种问题。但是,传统的同轴单元却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锥体形式的扬声器有着非常强的聚焦效应,而作为同轴扬声器高音单元被嵌在最内部,其高频重现会被锥体负责表示的中低频信号干涉,从而造成失真。
玄道的这个单元解决方案既是有效的,也是有着实际意义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同轴单元在以往表现为有缺陷的工作环节。也就是说,该种以玄道的独特技术做成的单元,能够有扬长避短的实用效果。这才是它最值得受到音响玩家关注的地方。
为什么玄真二号可以在单元形式上做到如此简单呢?道理很简单,这正是该品牌的技术精华的体现。
音响爱好者也许都知道,如果我们纯粹来谈论最佳单元类型的话,那么,同轴单元无疑是最理想的。一个理论上最完美的同轴单元最好是能够同时集高、中、低频段还原于一体的。可是,这种所谓的完美的单元,即使以今天的技术条件来做,也还是不能达到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实际上是自同轴单元的技术被提出以来,生产者通过一点一点的技术提升,才将中高频段成功地集于一体。即使如此,这也已经是到了极限水准了。在实际应用于产品时,往往需要另行匹配低音单元,才能使得音箱在整个还原频段的表现达至一定的水准。无疑,以精确还原、少相位失真见长的同轴单元,在带给聆听者以具有真实感和自然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的缺陷,这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环节就是高频段声聚焦与低频干涉问题。所谓一利一弊正是如此。
如今,玄道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将单元的开口与后方锥体之间的关系倒置,也就是说,将原来安装于箱体内的锥体部分安装于障板位置,将原来的开口端置于箱体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玄真二号上见到的单元是,锥体暴露于外,单元藏于后方箱体中的原因所在。实际上,事情还不止于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在这其中,锥体的顶点位置与高音单元是处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拆开这支单元的保护罩可以发现,这种单元的高音是安装在在锥体的顶端位置的,这样一来,声音通过反锥体以自然的方式(非聚焦)向外传递了。
与这种结构安排相适应的是,在同轴位置—也即单元的共同工作轴线上,它的中/低音却又以半球面式的发声原理来工作。这种同样有着“反向”作用的结构有着一个显著的好处,那就是,避免 了原来以正向的球面发声时,单元振膜朝前的往复运动产生的空气推动方向是朝前的,即一般所说的前腔效应。
至此,平时对单元有一定认识度的读者肯定就已经理解了,玄道的这个构造独特、理念新颖的单元能够有着完全规避一般同轴单元缺陷,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身技术特色的优势。几乎可以这么说,寻常的同轴单元有什么缺陷,这种单元就有着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在拆开这只音箱的单元保护罩的时候,特别留意了它的细节,除了独特的结构和复合纸纤维材料的应用外,玄道还对它涂覆了以其独门涂胶工艺与配方的涂层。这同样对声音的重播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大家可以看到,玄真二号有着一只声学结构特别考究的箱体,它以避免对立面平行、减少箱体内驻波的产生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在这款落地箱的箱体内部环节,使用的是经过精确设计的弧面技术,其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箱体内部的驻波。减少低频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干扰。这种处理手法可以使得低频音效来得更干净,并进一步提升中高频段的层次与清晰度。
玄真二号在外观处理的技术上。采用最复杂和昂贵的PE工艺,硬度达到3H,是所谓钻石漆。另外内部真木皮取自黑胡桃的木根瘤,粘贴工艺相当复杂。
简洁高效的箱体结构与极富技术内涵的单元相匹配结果,便是这款与众不同的玄真二号落地音箱。
聆听
虽然这是一对在技术上不按常理出牌的音箱产品,不过,在细细推敲了它所蕴含的每一个环节后,你又不得不折服于玄道的创新力与想象力。
就实质而言,单元的每一次的改进都是为了使重放效果有质的进步。那么,这对落地箱在使用了以升级技术制作而成的单元后,在经过多个环节的强化处理后.实战效果究竟如何呢?在此,我简要谈几点个人试听后的感受:
其一,声音的稳定性更佳。我们知道,这是一对玄道专门为发烧友聆赏音乐而设计的产品。因此,我在试听的时候,先挑了几张比较难播好的唱片来考验它。傅尼埃尔演奏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集(大花版),是一张模拟时代的经典录音。唱片中所呈现出的大提琴声的质感与擦弦感,以及大提琴本身的形体感,都令人过耳难忘。在由这部功放表现的时候,我发现,大提琴的音色醇厚度有了进一步增加,而且不单纯是数量上的增加,那是一种可以接近于LP重放的效果,声音中的 “松”和密度感的比例非常匀称,有明显的滋润感。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片的声音易被播成闷闷的效果,虽然借助于那些中高频比较开扬的音箱可以克服这种现象,不过,它还是比不上如今使用以新技术制成的单元在声音上的重播。尤其是在工作效率和声音的纯净度上,的确是玄真二号来得更胜一筹。
其二,声音(尤其是中高音频段)的穿透力和质感有了显著提高。当你用大音量来播放帕瓦洛蒂那张著名的意大利名歌时,不难感受到我所指出的变化。通透、金属质感强烈、富有光泽的高音,当这些效果出来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使用玄道的这对音箱重播时,会令自己有“第一次”真切、清晰地听到了该片的声音内涵的感受。
限于文章篇幅,我在此不一一罗列具体的试音内容了。但是。对于人声、钢琴、小提琴,以及那些具有高质最录音质素的爵士、流行,玄道的这对玄真二号落地箱的表现绝对堪称全面、均衡。
虽然这是一对在技术上不按常理出牌的音箱产品,不过,在细细推敲了它所蕴含的每一个环节后,你又不得不折服于玄道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我以为,这对落地箱很有可能在中国音响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口碑与更大范围上的接受度。因为,在它之前,没有一个品牌这么做过,且取得过成功!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