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
在SACD播放机项目上,日本Accuphase(金嗓子)的旗舰级产品可以用少而精来形容—它们的每一次出手都会给市场留下深刻之印象
虽然很多使用CD机的玩家认为,截至到目前为止,SACD仍然没有在软件层面打下足以和CD相媲美的一片天,然而,就一定比例的接受度来看的话,SACD仍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尽管在商业化程度上与专利持有者的预期有距离,不过,在中高端小范围的玩家圈中,SACD的接受度其实是很高的。这种接受度在今天的市场背景下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SACD的声音本在“高清音频”的范畴里.其二,这也是目前尚不习惯以电脑作为载体来实现高品质音乐重播的玩家所能够使用的最高端音频设备。从后一点来说,这或许就是为何绝大多数的高端品牌基本都有推出高端SACD机型的原因所在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SACD反而在一个高端的小圈子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认可。虽然高端型播放机在总量上是很小的,不过,其作为标杆象征而折射出来的意义却让
各大品牌不敢小觑。
在SACD播放机项目上,日本Accuphase(金嗓子)的旗舰级产品可以用少而精来形容—它们的每一次出手都会给市场留下深
刻之印象。这套DP-900 SACD/CD转盘、DC-901数码D/A解码器的顶级组合除了具有该品牌领先的技术外,其另一重意义还在于,这同时也是一套Accuphase纪念其品牌成立四十年的代表作。在这套
作品之前,Accuphase推出的DP-800, DC-801同样是其看家级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的话,这套最新的组合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升华版—这也是今天的高端玩家的幸运之处,一次出击即能收获重量级作品。
一般而言,为了取得最好的播放与解码效果,大多数超高端的机种会选择分体式结构。在这一点上,Accuphase向来是积极的实践者—不管在今天还是过往,只要推出顶级产品,其必选择分体结
构无疑。
DP-900 SACD/CD转盘的外观不必多加介绍,其仍然延续品牌一直以来的大气、典雅风格—最让人喜欢的,其实是那个复古意味浓烈的木壳机箱。尽管这样的设计让人乍一看到这款播放机时有种模拟味十足的感觉,可是,其十足现代数字音频技术武装起来的内核,却又让人不由得赞叹。这就好比一个有现代化躯壳的城市,其内涵却保留着经典的传统味道一样。
厚重的DP-900
用超重、超猛来形容这部DP-900是非常贴切的。超重是指因厂方使用厚重的材料所带来的效果。该机整体自重达到了30kg;这里同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整机使用厚度为12mm的合金材料来制作机箱—这里面有“阻外隔内”的功效。阻外是指这种超厚机箱能够隔绝外部高频信号对机内SACD信号读取的干扰。与CD信号相比,SACD信号在超高频方面的噪讯敏感度更高,所以,阻绝外界高
频性信号(事实上,这种高频信号在近年来的家居环境中有增无减.例如手机、无线信号等),这种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其二是,在文章中,我们谈到了转盘系统。这种系统在基座上采用的超厚的整块铝材进行车削加工的方式使得自重增加了很多。以这部播放机为例,仅在转盘系统上,其自重就要将近11kg。此外,在框架、屏蔽板材,以及底部加厚处理的环节上,厂方都施以了材料上的大手笔。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也令整机里量达到了极为可观的程度。
其实,有一点读者应该是需要明白的,那就是,像DP-900这种超高端机种并不是为了重而重的。大家不妨从全局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点。在音响系统中,讯源部分是光电与机械结构的高度集成体,所以,与之前的模拟类产品只要单纯解决一个避振和抖晃问题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是,SACD类的机种对于信号的抗干扰度也有着很高的自身要求。在这部产品的播放机内部结构途中,读者可以看 到其5个工作模块都带有专门的屏蔽部件—说到底,这也是为了防止机体内不同类型讯号间的互相干扰。因此,在几乎每个环节上的加厚、加重处理,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整机在重量上的可观度。
由于将非常复杂的数码信号编译和处理任务交给了DC-901解码器,所以,相对来说,简化了DP-900播放机的结构-这也是分体式机种的好处。
DP-900和任何一部高端机种一样,厂方首先为其打造的是转盘部分。与CD转盘最初面市及其在后续发展阶段中所被侧重的、旨在以更高精度读取信号的认识所不同的是,近年来,研发者发现,转盘有一个自适应性良好的“底盘”对提升性能来讲,或许更有帮助。相比于一般的CD转盘,SACD对高速循迹的要求更加高—因为其记录容量有相应提高。在既要保持快速搜寻信号的同时,还要讲求速度。所以,基于这个要求,绝大多数的SACD转盘在转速要求这个指标上都有要求。于是,这就产生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做到既快又稳。打个比方来说,为何很多车型相对小巧、且在自重质量上小于一般家轿的跑车,在高速行驶时还能保持最大的稳定性—固然,这其中有一个气动力布局的因素,可实际上,拥有一个好的、高自适性的底盘,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此番,Accuphase为这部播放机设计的转盘在原理上有点类似—轻质而又坚固是设计原则。使用在DP-900中的转盘采用框架式结构,这使“坐落”于其中的电机转动系统能够得到最稳定的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研发者还利用了LP唱机转盘中的悬浮式原理,安装、固定转盘中的循迹系统。这样,在高速转动时,整个系统在高刚性和高自适应性的基座的配合下,系统本身所产生的振动,都能很好地为自身所消化。在整机设计者在机体结构的辅助避振措施配合下,可谓将振动对信号读取精度和转盘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可以忽略不记的程度。
谈论这个环节的时候,我该告诉读者们,这部DP-900的转盘在信号读取系统和机械结构方面实际上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前者采用由SONY研发的单光头双波长信号读取系统,后者使用Accuphase自己研发的、为读取系统配套的机械结构。这两者的无缝化衔接,才构成了整体上的综合转盘系统。说起来,这个一体化的系统中包括不少可圈可点的细节在其中。譬如说,为了既稳定又高速地读取SACD碟片上的信号,设计者采用将光头及其组件安装在两根导轨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平移的方式最具有高效率,因为它是以线性方式移动的。再有,该整体的转盘系统被极其牢固地固定于一块高刚性度的厚铝块上面,再被固定于机箱的底板上面。由此,大家一定能够想象得到,整机的避振效果之佳当然不在话下了。
DP-900的内部结构之干净,读者可以从本文附列的图片中清晰看到。整机只用到了5个模块—所有的具体处理电路与元器件都被这5个模块所收纳。在俯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正中间靠近面板的环节是我们花了很多笔墨介绍的转盘系统之外,底端位置上是两只加装了屏蔽罩壳的电源变压器,一只单独向数码处理电路供电;另一只向转盘系统单独供电。左边的罩盒内是每只单位值为3000 pF的高速型滤波电容,整机共使用了10只。右侧则为数字处理电路和相关的输出电路。
由干将非常复杂的数码信号编译和处理任务文给了DC-90,解码器,所以,相对来说,简化了SACD播放机的结构—这也是分体式机种的好处,可以将涉及到对信号读取和还原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做深做透,且能平衡得更好。
在最初研发SACD机种—特别是分体式机种时,Accuphase即发现,鉴于这类音频格式而导致的信号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若以分体式来作为转盘/解码器架构的话,使用寻常的数据传输界面是完全不行的。必定要设计出一种可以支持数据高速交换、传输的纯数字界面才能胜任。为此,厂方专门设计了一种名为 "HS-LINK’及其专用线缆的输出界面。其常规默认为可支持400Mb/s的传输速率。较之一般的光纤及同轴传输方式有质的飞跃。这项为厂方所独有的专利技术只适用于配置了这类输出/输入端口的Accuphase器材上才可使用。
别具一格的DP-900转盘及信号读取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DP-900所配备的转盘系统可谓是“智能化”的。除了具有根据SACD及CD信号来自动对应读取波长之外的功能,Accuphase还专门为其开发了不同的伺服工作电路—也就是说,当光头侦测到进入的音频信息后,如果判断出是SACD信号,则系统会自行启动专门供给该类信号的伺服电路;反之则启动CD伺服工作电路。
另外,一个尤其特殊的功能是,这类双波长信号读取光头,还能够很好地与高速转动的驱动系统配合,具有工作精度高、定位精准、敏捷度佳的显著特点。当然,这一点也离不开设计者为其专门配置的类似于CD镇的大型超重压片—只有碟片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水平抖晃度被彻底抑制后,准确而又极快速地读取信号才有可能。
之所以非常强调在原始层面极大、并几乎原汁原味的信号读取,是因为厂方不赞同在伺服电路中多设置纠错层级来完成。这是一种很好的理念。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在第一层级就读取到最完整的信号,而是通过在后期的电路处理的话。就非Hi-Fi化的手段。与之相反,假设读取系统在第一时间就能对碟片的所有信息作完整拾取,那么在其进入到数码工作电路后。就跳过了好几级中间处理环节,信号不易在多重切换间产生畸变。这样的话。聆听者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听感。
DC-901在每个声道的转换组件中,使用一块32Bit的ESS9018芯片,该种芯片又包括8个D/A转换器,所以,在两个声道的处理中,左右声道不仅各自独立,而且精度、时序排列完全一致。
作为一部专门与DP-900作搭配使用的解码器,DC-901也许可以被称为一部数据处理中心。在这部高级产品上,一些细节上的变化,意味着厂方的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我们可以发现,在DC-901,其设有USB端子。这似乎也表明,向来以高等级Hi-Fi器材作为品牌象征的Accuphase,也在兼容性上向前提升了一大步。如果在移动存储设备中预置了高规格的音乐文件的话。以这样的高级解码器来做解码输出、并聆听,是一件令人感到惬意的事。
在每一类的产品中,Accuphase都有专门的技术来做对应。毫无疑问,在DC-901中,最重量级的技术莫过于其自身研发的“MDSD”技术。这是一种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提升的音频技术。它的最核心环节就是,能够直接处理DSD信号。相对于要经过DSD转换成PCM信号的环节,在讲究极简即为高保真的音响领域中,这一道多出来的环节事实上是会产生损耗与失真的。Accuphase解决此一问题的思路是,将信号读取系统读到的DSD信号,转到机器中预置的升频DSP信号中,升频幅度为1倍,即从原先的2.8224MHz升至5.6448MHz。这个信号之后要转给MDS++电路。这种电路同样为厂方的专利技术。因该种电路是一种包含解码和转换多道处理程序在内的独特技术,所以,前述的5.6448MHz信号在交由其处理后,解码处理也是在这个电路中完成的。这种经由内核式的处理实际上是完全在不以损失信号精度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的。
DC-901在每个声道的转换组件中,使用一块32Bit的ESS9018芯片,该种芯片又包括8个D/A转换器,所以,在两个声道的处理中,左右声道不仅各自独立,而且精度、时序排列完全一致。
MDS++电路的最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ESS9018芯片处理完毕的信号,再经由运算电路作转化,将之作“叠加”,然后才传送给低通滤波线路,而产生最终的模拟信号。虽然在读者看起来,这一连串的转换过程不仅技术处理过程繁复,而且环节相当多。基于这种基础,我们或许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处理本身是否会劣化音频信号。其实,在设计处理电路之前,Accuphase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遵循“提升-处理”这两个对应环节的任何信号变化过程中,其都是在保持原信号精度的基础上转换的。所以,在客观上而言,不存在一个信号丢失的问题。可以这么说,虽然在技术层面上,这种处理在整体上可以说复杂到无以复加,但是,对于自带高速芯片的处理电路而言,其也是一瞬间的事。这里最关键的一条是,在技术层级上的每一级都作了充分的控制。
DC-901也是一部在内部采用模块化组建而构成的解码器。与DP-900在布局上有不同的是,DC-901的两只电源变压器则是靠近前面板安装的,之后才是模拟与数字处理电路。
DP-900 SACD/CD转盘、DC-901数码D/A解码器代表了Accuphase在该领域的最新研发思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套用最尖端的数字技术打造出来的还原效果最精确、同时也最有模拟味道的高端音频系统。
DP-900 SACD/CD转盘、DC-901数码D/A解码器是一套相得益彰的产品:在技术上,它们有着统一的基础;在性能上,两者同样各有所长。总之,这是一套专门为玩在音频巅峰的超级烧友所准备的超级系统。有实力、有需求者,不妨一赏。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