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 事实上,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对Wilson Audio的声音风格做出具体描述,因为它的内涵太过丰富。
以笔者对音响价值的判断,Wilson Audio早已经不是一个单独的音响品牌,而已是一个奢侈品级的牌子了。就像一般人普遍拥有名牌崇拜心理一样,对于发烧友而言,能够拥有一对如Wilson AUDIO这样牌号的音箱产品,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梦想。
没有办法,定位在高端,这就是Wilson Audio的品牌气质。很多时候,也许它只能够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聆听需求。
细研Wilson Audio这个品牌,读者一定会发现,它真的是充满了创造力与创新力。尽管外在的元素和表现不足以涵盖到该品牌的所有方面,但是,它的综合能力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这一点的实现,也是基于Dave本人深信的术有专攻的理念下而产生的结晶。和很多产品范围涵盖甚广的高端品牌完全不同,Wilson Audio只盯着音箱那一块—即使这样,它还“忽略”单元这一环。正像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厅设计师那样,Dave可能认为,优秀的、一流的箱体设计就是一个好的“音乐厅”,而好的单元就是好的“乐队”。有了好的音乐厅,再邀请好的乐队来演奏,就能使两者间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众所周知,在设计产品的整个流程中,全部是Dave的个人意志决定绝大多数的环节。为了将他那令人信服的声音理念通过产品呈现给与他有同样爱好的高端发烧友,通常Wilson Audio采用订购的方式从世界大牌单元生产商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单元。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它在运用这些成品单元的时候,有着一手非常独特的本领,即,让这些特色分明、风格显著的单元完全烙上“Wilson Audio”的风格。这真好似清水变鸡汤、平地起高楼的绝对高超本领,别家根本是学不来的。
虽然是选用现成的单元,但这里也包含有一个选择的技术性问题,要根据自家的产品来作出排列组合。须知一点,在很多时候,征服有个性的单元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Dave在为Wilson Audio的系列产品选择适用单元的时候所坚持的一个最大原则是,为我所用。正如其强调的全频段均衡性一样,在选择单元时,他非常注重不同单元在不同频段时的相互配搭性,如果达不到频段上的有效衔接的话,即使单元本身再出色,他也不会选。
此外,在声音上的表现能力也是Dave非常看重的。他总是在每一个系列的声音架构和结构平台上来看待单元的实力—在这一点上,他是非常务实的。虽然出于商业秘密的原因,Dave至今并未详细介绍过他详细的测试过程。不过,很显然的一点是,只要是与Wilson Audio的气质不相吻合的单元,就不会入选。
Dave是一个喜欢亲历亲为的老板兼设计师。由于是录音师出身,故而,他的那副耳朵在听音上的刁钻也是出了名的。他的听音起点是如此之高--以录音母带的重放质量作为监听标准。他在听音上的严苛要求使得其常常能注意到不为一般听者所注重的细节。在试听一款准备进行声音定型的产品时,他的关注重点常常是既要整体又要局部—好在他自己就是设计者,可以按着个人的要求来,否则的话,一般的音响工程师根本应付不过来。
虽然它不是一对最新推出的产品,不过,经过这些年的市场与时间的双重检验,其在整个产品大家族的知名度同样不逊色于另外一些产品。
事实上,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对Wilson AudiO的声音风格做出具体描述,因为它的内涵太过丰富。可是,由Dave的欣赏爱好来说,他的则不折不扣是一位喜欢经典风格的超级发烧友。他尤其喜欢在较大的音量下来聆听一些气势辉煌或者是演唱风格典雅的作品—在现场听,而不是听音响系统。Dave或许天生就是一个从事音响事业的人。因为,每当他在音乐厅里听到一种让其难以忘怀、并且为之激赏的声音特质时,他首先就会想着如何在自己的产品中来表现出这种音效。然后,他会投入到技术攻关的过程里。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Hi-End音响做的不一定是呈现“正确”声效的工作,然而,个性化的因素是万万不可忽略的—无论是这种产品的设计者还是其要服务的对象,都不以听到俗流的声音为满足。因此说,只要能够为高端的重播作出品牌独有的贡献,那就是获得了最大的成功—Wilson Audio的成功意义尽现于此。
不知读者有没有发现,其实,从一开始Dave就建立了非常成熟的声音观,若我们以作商业化生产的Alexandria,Alexandria Series 2, MAXX Series 2,MAXX Series 3, Sasha, WATT/Puppy8、Sophia、Wilson Audio Duette、Thor's Hammer, WATCH Products等产品系列来看,则不难发现,它们不仅在外观上—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彼此间找到脉络——找到极大的相似性,而且,在前障板风格上,其中的绝大多数也是十分近似的。指出这个现象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能充分说明Wilson Audio的产品在技术上的稳定性。有少数高端品牌的产品,每个时期在外观上都有着较大的出入—这至少说明设计者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理念。而这一点在Wilson Audio上是不存在的。由这个实例所显示的意义来看,这些系列产品的一个最大共同点就是该品牌和Dave的核心追求,那就是中高
频在发声轴线上的精确性控制。或许,这也正是高端发烧友认为的Wilson AudiO在体现极高清晰度的同时还保有音乐感的奥秘所在吧。
长期以来,Dave始终奉行宁缺勿滥的研发原则,以将近四十年的历史来看,Wilson Audio目前所有的系列加在一起还是算少的。一方面,这些产品中的每一个迄今为止仍然在买家那里正常的工作着,另一方面。Wilson AudiO喜欢通过升级而不是为了推出新品而推出经不起推敲的系列产品。这两个坚持使得这个高端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非常之好。可以说,至今还未有什么负面的传闻与这个超级品牌挂钩。鉴干Dave的经历,他深深明白品质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了尽最大可能将这个牌子的影响力传递开,除了在设计上予以精雕细琢之外,其在每一个系列中所下的成本之大或许也在同行中创下了纪录—在每一个环节,该品牌都下足成本,使用最扎实,品质最有保证的元器件。
用在Sasha W/P中的侧板厚度较同级产品的要厚三倍。同时,在箱体的悬挂与支撑系统方面。设计者也作了系统性的加强。
就像这对Sasha W/P落地箱—虽然它不是一对最新推出的产品,不过,经过这些年的市场与时间的双重检验,其在整个产品大家族的知名度同样不逊色于另外一些产品。同样的,以Wilson Audio音箱的高端定位来讲,这对产品也许已经是 “普及版”作品了。
仅仅从形体上来看的话,Sasha W/P落地箱的个头要比Alexandria Series 2,MAXX Series 3'1、许多,然而,其给人的感觉是与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是的,Sasha W/P正是汇集了两款顶级产品的优点和长处的浓缩版佳作。在这其中,由于售价相对于前两款产品要低一些,所以,其在总体制造成本上就受到了限制。因此,设计者不得不在音箱的整体结构上作出一定的改动。Sasha W/P在箱体部分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这种变化为其带来了系统性的结构改观。相较于分体式箱体来说,其整体的制作成本—例如内箱室的规划和内部布局,都要来得更为精简。
熟悉这个品牌的发烧友都知道,Wilson Audio向来重视使用先进的材料来制作箱体。以期将谐振现象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虽然在结构上改成了一体化式的,但在箱体材料的选择上,厂方并没有刻意减低规格,而是仍以“X材料”来制作箱体的上半部分。同时,为了增加整只音箱的重量,厂方在侧板制作了增强—用在Sasha W/P中的侧板厚度较同级产品的要厚三倍。同时,在箱体的悬挂与支撑系统方面,设计者也作了系统性的加强。这样一来,整个箱体虽然在箱体体积上变小了,但在整体的自重上不降反升了。
一个内部变化是,设计者将原来安装在上半段箱室中的分频器布置到了超低音箱室中去了,以使之完全不受到单元所产生的能量干扰。这种改变的一个更大的作用是,将专供中高音部分使用的箱体的有效工作空间也作了一定的拓展—通常,大型音箱的分频器在体积上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此一来,为中低音单元腾出了更多的利用空间。这也是一种很实用化的改进。
Sasha W/P使用改进版的高音与中音单元—对前者的改进旨在提高其相位特性和工作精度;对后者的改进则是减少单元的音染现象,提高其声音纯度。这两个部分的改进效果,发烧友自然可以用训练有素的耳朵去做鉴别。
此外,Wilson Audio对这对音箱的还原定位仍然是大阵仗的—也就是说。它要能够表现出大型交响乐队在齐奏时的堂皇感和威风凛凛的低频段冲击力。为了保证它有这种效果,厂方在其中配备了两只虽口径不是最大但磁钢驱动力提升两倍的低频单元。
Sasha W/P落地箱的声音风格走的还是品牌既有的路线,表现力超高,表现范围广博!
当您与对方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神州音响网(www.szaudio.com)看到该公司相关信息的!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