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好,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健身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锻炼身体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
这不,在刚刚改造完毕的荆州区老南门关帝庙广场上,每天都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人群中,记者结识了这样一对年近八旬的“夫妻档”音响师。
刘玉夏在广场上教人跳舞
潮老人 国标舞跳了20多年
前日晚上8时许,记者在老南门关帝庙广场上第一次见到了刘玉夏,他正坐在音响旁的石凳上调音量。
“我是1987年退休以后开始正式跳国标舞的,当时不像现在这么流行,当时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学国标舞。”他告诉记者的时候,脸上还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说,“当时国标舞在荆州刚开始盛行,学国标舞的也都是一些比较前卫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潮人。”
刘姨爹曾先后在几个地方学习国标舞,1988年,他就参加了党校那里开办的一个舞蹈培训班,学习了两个多星期后又辗转到市内的各个地方学习,这样的生活几乎占满了他的业余生活。
任何一种国标舞刘姨爹都会跳,像恰恰、伦巴、桑巴、牛仔和探戈等等,几乎都是随手就能跳上一段。在记者的恳求下,刘姨爹也为记者展示了一段。只见刘姨爹身段灵活,舞步轻盈,完全看不出他是年近8旬的老人。
刘姨爹说,他这些年除了平常自己学习跳舞外,还会在舞厅里教别人跳,这也是他的乐趣之一。到现在为止,差不多有几千名学生了,现在在关帝庙广场跳舞的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
好老公 为老伴当上音响师
20多年的国标舞生涯,不仅给了老人一个健康的体魄,也帮助老人度过了20多年的快乐生活。直到近两年,刘姨爹的老伴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跟刘姨爹同岁),行动开始变得有些不方便。在孩子们的支持下,他为老伴买了一辆小三轮车,方便老伴出行。
每天的生活几乎是围着老伴转,跳舞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更多时候是他骑着车,载着老伴出门溜达。周围一些认识他们的人总是说,这样天天载着老伴出门也不是办法,还不如带着老伴一起来跳舞,说不定腿脚也会越来越好。
街坊们这么随口一说,刘姨爹也听在了心里,于是他花了500元买了一个便携音箱,又花1800多元买了一套专业的音响设备,每天就带着老伴一起跳舞,老伴没事也跟着扭一扭。没想到没过多久,老伴的病情也开始好转,走路有力气了。
后来随着老南门关帝庙广场的建成,他和他的那些跳舞的朋友们便在广场上“占据”了一块地方,每天早晚7点到9点到广场上来跳两场舞蹈,既能帮助老伴缓解病情,又可以兼顾他最爱的舞蹈。
为了方便大家跳舞,他后来又自费购买了CD,还买了U盘存储歌曲,还不定时进行更换。不仅如此,他还计算好每天跳舞的时间,安排歌曲的长度,和老伴一起当上了业余音响师。
名教练 培训一方国标迷
从刘姨爹开始学舞到教舞,再到他跟老伴一起为大家放歌,老人一直用他的方式支持着他最心爱的舞蹈事业。他说,跳舞是他一生的爱好,也非常开心看到有这么多年轻人跟他一样还热爱着国标舞。有时候感觉来了,他自己也上去跳跳,跳累了就和老伴一起放放音乐,为大家提供方便,他们觉得这样一天下来生活非常的充实。
家住荆州区东升社区的倪文祥告诉记者,他的孙女在荆州中学读书,他和老伴在附近租了个房子陪读,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后来和老伴看到这里有交谊舞,刚好他和老伴都非常喜欢跳广场舞,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买完菜,他们都会来这里跳一段,然后再回去烧饭。
老南门义务执勤13载的八旬“老交警”龚能清也是他们的忠实粉丝,他说,刘玉夏跟他是老相识。在刘姨爹的引导下,这里已经成了关帝庙广场中老年交谊舞活动中心了,每天在广场上都有20多名居民在这里跳国标舞,“虽然我不跳舞,但是有时候执勤累了,看看他们跳舞,也是一种放松咧。”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