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产业发展现状
9月2日讯《阿凡达》引爆了年初电影票房,让全世界商家都意识到立体显示相关市场蕴含的巨大商机,不仅制片商也纷纷赶制3D影片,电视、显示器制造商也陆续高调推出3D机型,一些国家的3D电视台也在筹建之中……从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看,3D取代2D是必然的,《阿凡达》从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影像行业2D向3D转化的进程。
根据奥维咨询的调查,北京、上海和广州几大一级城市的居民中已有超过85%的人观看过《阿凡达》,其它3D电影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关注。而3D电影的火爆,带动了整个3D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索尼、三星、松下、NVIDIA、杜比等厂商纷纷推出了相关产品。
3D电影里程碑《阿凡达》截图
而目前市场中的3D终端虽然越来越多,但由于并没有统一的3D标准,产品鱼龙混杂。为了抢占3D产业发展先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我国3D标准的制定。在显示终端方面,我国已经有两个3D标准立项,分别是国家标准《立体电视术语》和行业标准《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
3D主流化的关键
虽然3D游戏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但对于3D电视来说,内容仍然不够丰富,这直接导致应用稀缺成为3D电视难以更快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3D主流化真正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整体成熟度以及内容方面更丰富的支持。内容方面,迪斯尼、福克斯、华纳等制片商非常注重3D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此外,已经有20~30家好莱坞公司开始了2D转3D电影内容的转换试运作;芯片方面,由于缺乏标准和终端发货量不高,以往业界多采用FPGA封装3D芯片,目前ST和NEC已经推出了支持3D视频处理的数字电视SoC;面板方面,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和奇美都表达了2010年扩大液晶面板产量;而在终端方面,三星、索尼、LG、创维、TCL、海信等国内外知名电视厂商均已开始向市场投放3D电视产品。
三星C7000
从市场中3D电视的实际销售情况来看,虽然基数不高,但自3、4月份3D电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销量月增长幅度均超过了30%,而7月销量环比增长率更达到了96%的高速。最初,3D电视市场三星一家独大,但每月全国销量仅几百台,而到目前,已经有十家左右厂商参与了进来,主流品牌为三星、索尼、海信、LG以及长虹。
等离子或具优势
我们知道,3D终端种类很多,除3D电视之外,还有3D投影机、3D显示器、3D游戏机、3D蓝光播放机、3D笔记本、3D数码相机、3D手机和3D数码相框等等。由于电视产品的高普及率以及制造商的高调宣传,消费者对3D电视的认知度最高。奥维咨询对北、上、广、深等大级城市消费调查,超过60%的消费者了解3D电视,其次是3D投影机和3D游戏机,其它3D设备的认知度低于40%。
松下TH-P50VT20
在平板电视领域,液晶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等离子电视市场份额仅在5%左右,仅松下、长虹、三星等厂商推出了3D等离子电视。但是,针对3D显示,等离子的技术特点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自发光、可视角度大、刷新速度快等。也许,随着3D电视的发展和普及,等离子技术能够重新得到发展机会。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