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方式的改良技术相继亮相
随着3D电视的兴起,韩国和台湾的液晶面板厂商在液晶电视的主流方式——VA方式方面,加快了可大幅提高响应速度和开口率的技术开发速度(表1)。此前,VA方式的显示性能比IPS(in-planeswitching)方式稍差,但目前提高到了同等以上水平。
其中,各面板厂商推进开发和量产的是名为“PSA(PolymerSustainedAlignment,聚合物稳定配向)”的显示技术。台湾友达光电(AUOptronics,AUO)和三星已经开始量产,台湾奇美电子(ChimeiInnolux,CMI)正考虑量产。
PSA与夏普的光配向一样,利用UV光线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因此省去了突起和狭缝。PSA采用混合有UV硬化性树脂的液晶材料。将UV硬化性单体(Monomer)与液晶分子一起注入面板后,在给面板加电压的状态下照射UV光,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据AUO介绍,响应速度为4ms,面板开口率比原来提高了20%等,实现了与光配向相同的显示性能。改造现有液晶面板生产线所需成本也比光配向低。
存在的课题是,残留单体会导致可靠性降低。单体硬化不充分时,液晶面板会出现显示斑点。
可靠性比PSA高
索尼正在开发名为“FPA(Field-inducedPhoto-reactiveAlignment)”的自主显示技术(表1)。FPA与PSA一样,通过在向面板施加电压的状态下照射UV光来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配向膜的主链上设置了与液晶分子的亲和性较高的部分以及UV光硬化的部分。该配向膜是索尼自主开发的。在试制单元的评测中,实现了PSA同等以上的性能。
索尼正在开发名为“FPA(Field-induced Photo-reactive Alignment)”的自主显示技术
FPA的优点之一是,可采用与PSA相同的工艺制造。而且,因残留单体导致的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较小。“已经导入PSA的面板厂商可以立即制造。将来,还考虑向面板厂商进行授权提供等”(索尼核心元件开发本部显示器元件开发部门DC推进室元件工程师诹访俊一)。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