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影厅的还音效果好坏,取决于该影厅的建声环境及系统组成。通常对系统优劣的评价是有客观指标的。因此我们在设计4D影厅还音系统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一.建声指标的控制
我们在设计影厅声场时,参照国家标准,对声场的建声指标控制如下:
1. 混响时间的确定.
影厅混响时间,一般来说宜短不宜长。因为影厅说到底是一个还原声场,影片录制时含有大量效果、对白、音乐等信息,只要准确还原即可。在工程设计时,由公式0.0328V0.3333≤RT60≤0.07653V0.287353就可确定该4D影厅的混响时间。式中 V 为4D影厅的厅堂容积。
2. 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反映的是混响时间在各频点得数值。通常不加明示,混响时间一般是500HZ时的值。而混响时间一般是随频率升高缩短,因此必须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根据电影技术规范,由下表确定:
3.静态本底噪声:
静态本底噪声是衡量影厅还音动态范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影厅中所有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但在不放映电影时的噪声声压级。
过高的静态本底噪声,将掩蔽影片较低的对白声音和音效声音。
在电影厅堂中,我们一般以NC评价曲线来作为评价标准。NC评价曲线是一簇曲线,其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声压级,每一条曲线对应的是某一个噪声等级下不同频率的等响声压级。我们可以根据影厅档次(星级标准)。确定影厅的本底噪声值应应满足那一条曲线的要求。按国家标准,一般应满足NC30或NC35评价曲线的要求,我们还可以对本底噪声进行单值评价,要求利用声级计,以A计权,测得的声压级不大于35dB(A)。
要获得较低的静态本底噪声,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将噪声声源远离影厅,比如空调机房,水泵房,配电房及其他噪声源
(2)对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声学处理。
(3)加大影厅的建筑隔声能力
(4)对门、窗等采取双层玻璃、软包、重质的隔声门等
4.声场的不均匀度
声场的不均匀度表征的是在厅堂内各处声压级相差的范围。在国家标准中,要求厅堂内各点(一般选9点)取得的声压级,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6dB。范围越小表明厅内各处的声音响度基本一致。
就建声方面来说,采取的措施来保证厅堂具有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1)采用各种造型的声扩音体(多边形、圆弧形、锯齿形等)
2)充分利用近次反射声,比如台口(银幕前)顶棚,宜采用弱吸声处理
3)消除声影区,比如消除厅内的大型柱子,不设置楼座等
4)避免厅堂侧墙顶棚采用凹弧形界面
5)地面不采用大理石、抛光砖等材料
5.避免其它一些声场缺陷
所谓声场缺陷主要是回声、驻波、颤动回声、共振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将大大破坏影厅内的声场及还音质量。
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大大降低对厅堂音质的影响:
1)避免大于17米距离以上的界面反射
2)避免两平行界面,比如顶棚与地面、两侧墙间等
3)加固厅堂内各装修材料的组合、联结
4)不选择单一的一种装修材料
5)后墙必须进行强吸声处理
6)避免一些平滑的凹弧面、椭圆形装修结构
二.电声指标的控制:
所谓电声指标是指4D影厅还音系统的指标。
主要包括:
1.频率响应特性: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应符合ISO2969X标准,其频响曲线如下:
该曲线是美国好莱坞有关影院的频率响应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为国际标准,是影厅调整均衡的依据。
2.声压级
影厅声压级是表征还音声音大小的指标,也是要求选用何种音箱的依据,同时也明确了推动音箱的功放的输出功率。
按国家标准,立体声影厅的
主声道声压级:工作平均声压级为85dB,最大平均声压级为103dB
环绕声道声压级:工作平均声压级为82dB,最大平均声压级为100dB
次低音声道声压级:工作平均声压级为95dB,最大平均声压级为113Db
根据以上各声道最大声压级 利用公式
W=10(LP-LS+20lgn)/10
计算所需各声道音箱的输入电功率。
式中:LP-测试点要求的声压级
LS-音箱的灵敏度
r:音箱到测试点的距离(最后一般的距离)
W:音箱的输入电功率
以上是自由声场的计算公式,在室内声场中,考虑到各界面的反射是混响声场,我们可以将混响声压级作为系统的余量考虑,因此可将此公式作为计算依据,至于功放的输出功率与音箱的输入功率,我们可以按1.0—1.5配置
三.系统主要设备及流程
4D影厅的还音系统其音频信号经由播放服务器,输出4路AES/EBU或7.1声道(5.1声道)模拟音频给音频处理器(QSC DCP100,QOLBY CP750等),通过数模转换、解码、均衡等按5.1声道模式或7.1声道模式输出,经电子分频馈送给相应功放,驱动两分频或三分频扬声器。播放服务器可选用GDC SX 2000A,可对视频JPEG2000及MPEG2进行解压缩处理,音频信号为AES/EBU数字信号按DCI规定,分配由4×AES/EBU输出符合DOLBY或DTS格式的电影数字环绕声。
(编辑:小莹)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