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近日,被业界冠以“价格屠夫”标签的长方照明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5.24%,实现净利润4776.48万元,同比下滑27.45%。“增收不增利”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此,长方照明在发布的《2012年度业绩快报》中做出了下述解释:
去年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各类产品的产量、销量,特别是成品灯具,都有快速提升,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为了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导致产品毛利率较往年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实行多品牌营销策略,目前处于扩张期,费用投入同比较高,因此,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公司净利润随之下降。
一直以来,长方照明采取价格战抢占市场,虽然营收表现不俗,但也留下了“价格屠夫”的称号。尽管公司有降价策略支持,但是长方照明依旧有高水位的库存压力,应收账款也一直居高不下,资金消耗大成为束缚长方照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实际上,长方照明的终端照明产品由于超低的价格,给消费者的印象无形中被划归到了低端产品行列,而去年发生的产品质量缺陷“召回事件”也让长方照明深陷品牌危机。市场对于其低价销售策略,也颇多质疑。
自建配套降价到底
随着LED封装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封装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封装企业毛利率也随之不断降低。据某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数据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在三大封装主要市场中,显示屏器件价格已经跌至低谷,产品基本无利润可言;背光器件价格下降了15%,而照明器件价格则下降了10%-20%。
降低成本提高毛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了封装企业的头等大事。自建配套产业链就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而对于长方照明来说,自建配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降低成本,继续高举终端产品降价大旗,通过价格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2012年5月,长方照明公告计划投入超募资金4000万元投资LED照明光源SMD支架项目,项目预计年产SMD支架86.8亿只,预计节约成本0.24亿元。
2012年9月,长方照明又宣布使用超募资金2500万元建设LED照明灯具IC驱动电源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IC驱动电源7800万只,预计较外购电源整体可节减18%-29%的成本。长方照明在接待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通过扩产、自建配套的措施,可以使产品价格比行业平均价格低30%。
据GLII统计,目前国内制作传统精密Lamp-LED,SMD-LED,HPLED支架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与进口产品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记者调查发现,国内高端支架基本上仍以进口为主,而国内生产的支架大多应用于LED显示屏、灯饰、灯带/条、普通照明等中低端应用领域。
“照明企业自己做电源是想使成本更低,但结果可能是没降下来。电源比灯更复杂,要求更高。一个LED驱动电源需要40多个零部件,有上百个供应商,采购起来未必会降低多少总体成本。”深圳市崧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军表示,生产电源需要大量高端设备,对管理团队的要求更专业,而且目前电源规格型号极多,需要不断地转线生产。
据李志军介绍,鸿利光电旗下的照明厂莱帝亚照明以前也有一条电源生产线,但现在电源大部分都是外部采购。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源是LED灯的关键元件,现在很多灯出问题就是因为电源问题。
“企业自建辅料的配套,可以降低成本,让产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从而通过价格战占领市场,这是最大的好处。”鸿利光电副总经理兼董秘邓寿铁表示,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毕竟不专业,在技术等方面可能达不到一定水准,而且初期投入成本过高。“LED技术现在发展很快,有可能目前的投资很快就跟不上市场需求。”
价格双刃剑
“价格是长方最大的优势,目前LED照明品牌太多,除了几个国际大厂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形成超强的品牌效应,长方就能靠着低价抢占很多市场份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省级经销商表示,价格低、销路也好,经销商也愿意做。但低价产品在给长方带来销量的同时也降低了长方的利润,一旦被市场定义为低端品牌,为企业以后开拓高端市场埋下了隐患。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方的目的是通过价格战迅速抢占市场,确立领头羊的位置,等待行业洗牌来临。
长方照明表示,2011年长方灯管均价为77元一个,去年已经降到了35元一个。去年上半年,长方照明曾两次大幅降价,某款灯具的价格从70元降到了30元,降幅高达57%,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
广发证券研究员惠毓伦表示,长方照明从中低端LED照明市场起家,成本与费用控制在业内具有明显优势。在LED照明市场启动初期,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初期长方照明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但随着价格竞争趋于激烈,公司面临着成本控制方案被模仿,中低端细分市场趋于饱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低价带来的另一个隐患就是产品的性能质量问题。去年7月,长方照明爆出了3W蜡烛灯“质量门”事件,此后公司对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发售的问题灯泡进行了召回集中销毁。
虽然长方照明表示,此次是由于供应商的材料问题和工作人员的疏忽所引起,但也敲响了警钟,在价格战的过程中更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达标。光大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长方照明低价优势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低价策略将很可能被模仿和超越。目前,木林森等品牌也同样举起了低价大旗开始争夺市场,纯粹价格的争夺已经逐步开始向价格、渠道、品牌等综合因素的考量转变。
而渠道也是长方照明亟需补的短板之一。长方照明在业绩说明中表示,公司目前处于渠道建设期,主要是扩大经销商的数量和规模。
但不断的降价也拉低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很多经销商表示,现阶段自己宁可选择一些不知名的中高端品牌,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多品牌内耗加剧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能为企业带来销售额的增加和溢价效果。
目前LED行业品牌众多,但还没有哪一个品牌在市场上能占到主导地位。因此,很多企业也将2013年定义为渠道和品牌建设年,希望能通过渠道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目前,长方照明旗下共有长方办公照明、同宇家居照明和东汉商业照明三个子品牌,分别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各有侧重点。
长方照明的本意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的特点,用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去开发占领不同的市场渠道,达到精细营销的目的。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多品牌不但没有达到协同的效果,反而在市场上形成了相互竞争,互相拆台的局面。”一位经销商表示,这可能是长方照明不曾想到的。
记者了解到,长方照明的照明事业部旗下,按三个品牌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部门,由三位副总分别负责,各自有不同的经销渠道和宣传推广计划。
而三个品牌各有自己的物流,自己的办事处以及人员队伍,这也导致了长方照明的营销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长方照明在2012年业绩快报中也表示,公司实行多品牌营销策略,由于目前处于扩张期,费用投入同比较高。因此,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公司净利润随之下降。
在市场上,长方旗下的三个品牌由于定位模糊、产品雷同也经常会自相竞争,自己人大打出手。
据一位长方的经销商透露,长方旗下的三个品牌产品在外观性能上非常雷同,产品差异不大,这就导致了经常会出现三个品牌一起去争夺一个项目标的的情况。“本是同门兄弟却变成了竞争对手。”
为了抢单,三个品牌互相降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解决多品牌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让三个品牌形成协同效应将是长方照明无法回避的难题。
股权质押背后的资金困局
长方照明财报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约为4亿元,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达到了1.75亿元,应收款项占到了总营收的43.71%,同比上升近14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存货周转率也从2011年5.27降到了3.25。
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证并出具会验字[2012]第016号《验资报告》显示,长方照明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7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共计人民币4.95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2.01亿元。
根据长方照明公告中关于历次超募资金使用情况的表述,截至2012年10月24日,长方照明的超募资金只剩余不足万元。同时,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长方照明长短期借款合计高达7750万元。
2012年8月长方照明发布公告,为支持公司的发展,解决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担保的问题,公司董事长邓子长先生为总额不超过2亿元的银行综合授信提供最高额担保,董事长邓子长先生、董事邓子权先生、邓子华先生和邓子贤先生共同为公司总额不超过7亿元的银行综合授信提供最高额担保。
截至2012年底,长方照明董事邓子华和邓子权已将所持长方股权1340万股质押给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支行,用于为长方照明借款的担保。质押股份占长方总股本的4.96%,同时还将1400万股质押给深圳市高新投保证担保有限公司,占公司总股本的5.18%。对于记者提出的长方照明资金使用情况的问题,截至记者发稿时,长方照明相关负责人并未做出正面回应。
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方照明在上市前库存曾高达7000万元,如果不能上市的话,当时很可能就会陷入资金困局。
产能不断扩充、高额库存压力和市场扩张费用将考验长方照明的资金实力。
(编辑:小莹)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