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一 、“宽阔感”和“方位感”
双声道立体声的重放,尽管不可能完全再现原声场,但它所表现出的临场感、宽阔感、声像方位感及移动感已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各类拾音和调音工作中,我都把“宽阔感”和“方位感”作为重点来考虑。
我们在音乐厅所感受到的临场一般可以理解为演奏者的方向、位置的“方位感”(或叫“定位感”)和在音乐厅所感受到的整体音响的空间混响感或“宽阔感”的综合印象。
这种方位感和宽阔感彼此具有相反的条件,当方位感好的时候,往往缺少宽阔感;而宽阔感好时,对方位感来说又往往是不利的。
我们在混响长的室内,有一种被声音包围的感觉,此时很难判定声源的方位。而在短混响的室中,方位感非常明显,但包围感、宽阔感就基本上感觉不到了。
在JJ迪斯科广场的实际音响调试中,我们发现方位感受直达声的影响很大,宽阔感则受来自各个方向反射声的多少和混响时间长短的影响较多。若用其它形式表示,可以认为方位感受两声道间的电平差影响很大,宽阔感则受两声道相位差的影响较多。
若从调音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将一只传声器的输入信号分置于左(L)、右(R)两声道(分歧方式),两者间施加电平差,声像方位感就出来了;在拾音中,传声器的间隔越增大,传声器离声源越远,所得到的反射声越多,两声道间的相位关系就越复杂,而宽阔感就越显著。
基于这种认识来考虑“宽阔感”,可以认为L、R间处于反相状态时,宽阔感最强。时序上相位变化复杂时,其效果最佳。
如果在L、R间,一切频率都是反相的,在时序上没有变化的这样争得的宽阔感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这是由于形成自然空间的宽阔感有墙壁、地板、天花板这些无限多的点折射回来的反射声,并且在时间上具有复杂的相位变化的缘故。若用示波器显示出L、R两声道的李萨育图形时,宽阔感越强,图形变化越复杂,呈不规则状。在实际音响系统的调试过程中,特别是大型音响广场这样需要多种不同音效的场合,我认为艺术拾音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取得适合于节目本身的方位感与宽阔感,使两者融汇,协调得体。
在JJ迪斯科广场DISCO大厅中作为群体处理的弦乐器、合唱等,主要应重视宽阔感。在表演厅和演艺厅中作为点或线处理的独奏乐器等,我们制订的是一个以某一固定位置为中心的调音计划。
二、相位的作用
相位关系对于艺术拾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规律的相位变化对立体声效果的宽阔感很有影响,而简单的相位关系特别是相位为180°即反相信号加在L、R间时,则会产生声场弥散,声场方位感不确定的不自然感。对这种正相和反相的音色,调音师必须训练自已的听觉,无论在何种听取条件下都能立刻区分出来。可将一个信号分成L、R两部分,反复变换正相、反相,充分体验,训练出这种听觉能力。
在JJ迪斯科广场音响广场的调试过程中,因为同时使用了40余只不同功率,不同性能的扬声器,任何一只扬声器的相位错误都会对整个音响系统性能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听音室声学特性的不同,鉴听上述相位变化,在混响短的空间就很显著,但在混响长的室内,扬声器非对称配置在室中央时,就很难区分其极性。所以,我们在JJ迪斯科广场鉴听系统起用之前进行了电路结构的检测,检测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其检测原理是这样的:当垂直轴和水平轴分别以同相输入时,示波器显示的李萨育图形,就表现为向右上斜或左上斜处 的直线。它是由垂直、水平放大器的相对级数差所决定的
(编辑:小莹)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