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实质上是体现电视设备,特别是摄像机对灯光的要求。第一,色温要稳定,即灯的稳定性要好。无论是单个灯或同种灯,在使用中,色温不应有明显变化。包括从时间上、电压稳定性两方面因素。第二,色温要单一,原则上只能用一种光源。在选灯时只要注意灯泡的品种和每个灯性能上的差异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1.布光技巧
运用灯光的技巧,由初步掌握到运用较好,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多是围绕如何满足电视设备的要求,如:照度基准、色温容差、亮度对比(光比)、不光滑程度(差异在10%以内)等,然后再考虑所需光源的配备和灯位分布等;第二阶段开始注意画面质量,如:图像是否明快、影子处理的怎样等。通常是要千方百计地消除影子,然后,有时又要设法加以利用,以显示主题感或面部质感等;第三阶段属于表现手法的提高,如:利用灯光模仿自然界的不同季节、气候、场所、时刻和各种环境气氛等。通过这些达到衬托人物心理状态、抒发感情的目的;第四阶段是尽量利用技术手法,产生一些艺术效果,节省灯光、能源等的尝试。如:利用图像信号可以改变黑电平和g校正电路等参数的办法,在普通自然光下(利用黄昏)制造夜景气氛,利用改变彩色矩阵电路的参数得到不同色度校正,色调变化或产生幻想的艺术效果等。
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当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就可以利用下述六个基本技法,通过相互组合进行创作。
a.基本光(或称底光)
全面无死角的照明。从地面起1.5米高处的水平面上各点都能得到均匀的照度(平均照度500lx以上),常使用平光灯从多方、照射铺底。
b.主光
有明确的方向性,对准被摄主体用光。着眼点在于表现主体表面凹凸的形态和质感。为了防止使用聚光灯产生不必要的影子,往往以斜射为好,角度以偏离摄像机光轴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使人物面孔得到1000lx的照度。当被摄主体为两人时,可使用两台聚光灯交叉投射。人物再多时,则可用远摄大功率聚光灯(聚光灯2-2000W),保证面孔得到1000lx照度。
c.逆光
沿摄像机光轴从人物的背后强光投射的方法。着重表现人物的轮廓、发髻等。角度以60°为好。照度要超过底光,视情况在1200~2000lx左右。
d.压光
用于抵消主光照射主体所产生的不必要影子。照射方法恰与主光对称。强度以抵消阴影为准(或看上去合适为止),在大范围人物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大面积抵消,也可以省去这种方法,而代之以打底光的方法抵消不必要影子。
e.置景光
通过布景或背景照射光强的变化来改变光比,靠明暗差异来取得远、近不同的距离感等效果。平均起来表面照度以400lx左右为好。也是利用天幕灯时常用的数据之一。
f.高调式低调光
也称“眼神儿”光。专门用于勾划局部特征的用光方式。如,表现一个人的眼神,可在暗特写镜头中突出眼睛部分的用光,以描写其神态。有时也用于家庭栏目的电视节目中。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法可以构成很多传统的表现方法。如,表示时间的早晨光、中午光、黄昏光、夜晚光等;表示季节的春、夏、秋、冬光;表现气候的晴、阴、雨、雪、雾、雷等;表现场所的室内、室外、森林中、洞穴中、水边等;表示不同的光源,如,太阳、月亮光、窗户光、电灯光及手电筒、灯笼和火炬光等。
(编辑:小莹)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