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众多音箱厂商,由于今年塑料、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扬,国内CPI上涨速度加快等原因,成本的增加压缩着各大厂商的利润,产品出货价上调的消息满天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上半年没有一个音箱厂商敢放言说完全没有生存压力。
也许用喜忧参半来概括国内音箱市场上半年的情况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喜的是有看点的新品层出不穷,让人兴奋的新品总会有出现,微型音响新品不断,传统的桌面级多媒体音箱不断更新换代,家电化和高端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忧的是音箱市场持续混乱,由于自身发展方向目标不明确而盲目跟风的厂商比比皆是,加入微型音响行业的厂家一个接一个,向家电化方向发展的厂商也逐渐增多……有企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也有企业已经力不从心,中途倒下。请大家跟随笔者的步伐来回顾一下音箱行业的近况。
2011上半年音箱产业回顾——微型音响
微型音响、数码小音箱、便携式音箱、迷你音响……不同厂家对于同类型的产品有着不同的称呼,音箱可能会被误称作音响,音响也可能被认作音箱。为了行文方便,下面统一以微型音响称呼之。
笔者有话说:
虽然本文的核心不是要讨论如何区别音箱和音响,但笔者还是希望借此机会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音箱与音响是不同的。音箱必须要通过外接音源才能发音工作,而音响则包含了音源解码和播放两种功能,无需另外接入音源设备即可独立工作使用,简单而言,可以把音响看作是已经把音源整合在内的一个音箱。
如果要问第一款微型音响是诞生在什么时候哪一家厂商之手,笔者恐怕真的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微型音响在国内火起来最初应该是2009年的事情,那时候投身微型音响的厂商还不多,但到了今天,想要完整统计国内有多少涉足微型音响生产的厂商,恐怕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目前微型音响市场已不再处于两年前新兴发展的未成熟阶段,相关的产品无论从功能或性能上已渐显成熟,行业发展的瓶颈开始浮现。“一个产品不就是卖几百块钱,有的还一百块不到,用不同的外壳把该有的芯片和喇叭等装配在一齐,一款微型音响就诞生了,里面能有多少技术含量。”这句话并不全对,但却道出了微型音响行业之痛,由于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原创开发的作品被克隆也变得相当容易,由此就出现了市场上产品的千篇一律,从外观到功能都会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现象。
朗琴、不见不散、雅兰仕等都是近几年才靠微型音响崛起的品牌,它们在整个音箱行业里头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上漫步者、麦博、三诺等传统品牌,但如果缩小到微型音响这个范围,它们的出货量和业内知名度都不比上述品牌差,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可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市面上外观雷同的产品实在太多了,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谁才是原创作品,在品牌认知程度并不高的情形下,最后在最终购买时往往会产生“唯价格论”的决定产生。因此,微型音响外观差异化的道路依然重要,有一个好的设计之外还需要用心保护好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
目前大部分的微型音响身上该有的功能已经应有尽有,而不同厂商之间的性能差异并不明显,产品质量、外观以及人性化设计才是各厂商需要比拼的地方。有实力派的厂家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像朗琴已经定位向数码插卡耳机方向前进。
据闻国家即将出台音箱行业标准,而标准制定的带头人正是行业的老大漫步者。漫步者向来以国际标准的要求来设计生产产品,在环保、安全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几个月以来,我们不断听到有厂商呐喊的声音,这些声音无不是说A将要超越B品牌,或是说XX品牌一定要成为行业第一……如果行业标准将要出台的消息是真的话,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微型音响厂家会被拉下马背。微型音响行业洗牌的日子,相信也不远了。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