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
2014年3月12日,一年一度的德国法兰克福灯光音响展开幕,来自全球54个国家的2285家展商及来自120多个国家的113,000余名观众构成了专业灯光音响领域名符其实的“奥斯卡”盛会。在9号馆主入口处首次设立的“优质供应商精品展示区”成为展会焦点,其中珠江灯光的PR5000Spot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舞台灯光产品。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基础的相对薄弱,及核心技术的缺失,造成了中国品牌往往被贴上“廉价”、“仿冒”的标签,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难以抗衡。珠江灯光总裁梁致远说,在法兰克福展上,珠江灯光PR5000Spot向展会组织方提交了各种专利认证及资质证书,以及其众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后,经过其严格的审查和筛选,最终当选为展示产品,那一刻,他为珠江的品牌而自豪。虽说这只是珠江品牌道路上很小的一个插曲,但在梁志远带领下,珠江正在向着“做世界的灯光企业”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
珠江灯光总裁梁致远先生接受神州音响网独家专访
立足长远发展坚持自主品牌路线
31年前,20岁的梁志远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了安逸稳定、被无数人艳羡的药厂工作,准备下海做生意。也许是受梁志远敢于尝试、不惧冒险的影响,珠江从1984年正式注册成立开始就比同行多一份创新和进取的基因:1993年,珠江将目光开始投向国际市场,成立中外合资珠江灯光音响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引进价值千万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加工设备,从技术上向国际化靠拢;2000年,果断切断贴牌业务,开始以自主品牌“PR”进军国际市场;2013年,获得国家“双软”企业认证,珠江在控制软件上获得极大认可……而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珠江灯光已牢牢确立其在中国专业灯光领头羊的地位,步伐更稳重,目标也更坚定。总结30年的发展历程,梁志远称“坚持自主品牌路线”是珠江最大的成功。
“做自主品牌”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的利益诱惑,譬如OEM。在中国专业音响灯光行业,OEM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不大会公开的秘密,很多企业以为国外大品牌贴牌为荣,甚至是以此为生计。梁志远称,在2000年之前,OEM也是珠江很重要的一部分,无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珠江要感谢OEM。早在90年代初期,就有很多外商主动找上门来,要求珠江为其做OEM,为了满足外商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珠江灯光对原有的管理方式、生产场所、加工装备等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事实证明,当初投入重金扩大厂房、更新设备为珠江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上的规范化也使珠江团队有了更广阔的做事格局。随着珠江在软硬实力的不断完善,珠江这匹黑马也引起了国外企业的注意:某国际大品牌提出要收购珠江!是继续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分守己过日子呢?还是接受对方条件,踏上“国际化”的快车道呢?权衡之后,梁志远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抉择:切掉OEM,做自主品牌!
“2000年,我们选择了做自主品牌‘PR’,这个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自主品牌和OEM最大区别就是,你必须长期坚持,必须为自己的品牌担起全面责任,尤其是在国际上对中国的普遍认识并不好的情况下,大家一说到中国品牌就觉得品质不行,喜欢抄袭模仿,心理上已经先入为主,要改变这个不容易。但OEM只能是一个短期的利益,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制造成本差异,被人给取代,长远来讲,只有自主品牌才是出路”,而今珠江PR品牌已经在全球一百一十多个国家推广开来,在自主品牌的道路上珠江已经越走越广阔,舍得之间,珠江如今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当初对OEM的果断舍弃,以及对自主品牌的长期坚持。
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是唯一信仰
2013年国庆,“鸟叔率韩国群星为银基O秀狂舞”的新闻成为各大媒体头条,一时间,“银基O秀”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比热点话题更令人震撼的是现场恢弘壮观的高清水幕电影、美轮美奂的高空喷泉喷火秀效果,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打动鸟叔的其实是银基O秀的艺术导演柳在宪对现场设备的高度肯定。
珠江PR灯光1500W功率舞台灯光成为杨丽萍《孔雀》舞蹈表演指定品牌
据珠江灯光市场经理程志刚介绍,银基O秀是将韩国丽水BIG-O秀原版搬过来,整个的设计和施工指挥团队全部都是韩国的,只有设备及后面对应的实操人员是中国的。原来在韩国的时候使用的国外品牌的灯,来中国之后就换成了珠江的灯,先前每表演完一次设备就需要维修一次,因为整个表演中,圆形圈上面有灯、有喷泉,还有火焰,也就是说在灯的旁边一边是水一边是火,这对于电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在使用珠江的灯之后这个问题基本上没出现过,最多一个多月维护一下。“虽然不是专业的防水灯,但完全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因为从设计到制作我们都对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程志刚所谓的“更高要求”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实际上,在很多细节上珠江灯光是“超国际标准”去完成的。比如开光角、设备的调光等细节问题,程志刚介绍道“我们的调光能做到非常线性的调光,让人感觉是从一点点的光逐渐亮起来的,有的灯要么是没光要么一打开就是很亮,是做不到线性效果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去看,很多人需要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那么就会发现只有珠江能做到。再比如开光角,行业其它品牌目前最大是能做到60度,我们能做到68度,也就是说剧院里一个20米乘以20米纵深的舞台,用正常8米的架子,我们4台灯就能完全铺满整个舞台,一般的开光角是很难做到的”。
“把产品做到极致”是梁志远对珠江产品设计提出的严苛要求,在他看来,所谓品牌一定是基于产品质量和技术上的最顶尖水准,在某一领域才具有品牌辨识度。珠江灯光的演播室系列已经稳占中国各大电视台卫视霸主地位,原因就在于,珠江的灯显色指数高,大于93,有些甚至能达到97、98,还有珠江的灯不刺眼,利用LED光源二次输光技术,避免光源对人眼的直接刺激,没有风扇,做到真正无噪音等,一套设备六项顶尖发明专利令同行难及其项背。
慧聪网:“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商界的一个很普遍的认知,珠江是否有考虑将业务延伸到其他领域?
梁致远:其实很多人问过我,珠江只是单一做专业灯光的,你们为什么不去多尝试其他的方面,我想说的是,将一个专业灯光做好,其实就非常不容易了。我们一年的技术研发费用就是2000万以上。珠江以前也是灯光也做,音响也做,但是就会发现如果我们要做其他类型的产品,都要做到全球最好的,就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与财力。珠江现在坚持把专业灯光做好,其实是“自断后路”的做法。道理很简单,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于搞多元化的企业来说,一类产品失败了,还有其他产品可以补进,但我们不行。只做专业灯光是我们自己“自断后路”,意义是只能在全球专业灯光领域持续不断地向前冲。
慧聪网:未来三到五年珠江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梁致远: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做世界的灯光企业”,现在这句话已经不是一个战略规划,而是一个正在实施的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专业灯光行业,把珠江这个品牌做成一个引领世界的品牌。事实上我们有很多产品是已经做到了世界顶尖水准的,比如说开光角,目前国外知名品牌最大能做到60度,我们能做到68度。我们只做专业灯光,如果在研发创新上,在管理运作上,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我们没法做到世界一流,对于珠江来说会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做好,不能做差。
慧聪网:相较于世界知名品牌,中国舞台灯光品牌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提升的?
梁志远:我们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但是性价比往往被等同于“廉价”?)不能这么去判断,我们的性价比是指跟国外大品牌同等的产品质量、同等的服务、同等的测试标准下,我们的产品可以做到价格更低。这一方面跟中国生产的成本相对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就是我们所不足的地方,我们在品牌高度上跟人家相比还是弱一些。跟国外相比,我们起步就晚了那么多年,再加上整个中国制造业基础的相对薄弱,人家能在产品上附加上很高的品牌附加值,但是我们的品牌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还不够,这中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慧聪网:珠江现在国外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是如何去运营的?
梁志远:到目前,全球已经有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在代理珠江,也就是PR的品牌,什么样的模式呢?就是全球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包括日本、美国等,我们在当地申请注册了“PR”的品牌,产品全部由我们直接提供,在当地直接以PR的品牌来推,而不是去贴别人的牌来做的。这就需要我们跟国外代理商之间保持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是我们的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能提供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国外代理商愿意在当地大力去推广,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配合就是对珠江的极大信任。一个产业真正能够实现国际化,支撑它的是品牌国际化,而决定品牌国际化的是技术、质量和服务是否是国际化的,而不是说你的东西能卖到世界各地就是国际化。
慧聪网:企业在战略上有很好的规划,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来做,珠江是如何维系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黏度的?
梁志远:我们有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但最根本的是我们对人才的尊重。在珠江,不管是经理级别的中高层,还是做清洁的基层,可能由于个人能力原因大家所处的位子有所不同,但我们对员工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们的员工星级服务奖,就是员工在珠江的工龄每五年就能奖励一块星级金牌,是真金的金牌,我们最老的员工有27年工龄,已经拿了五星级金牌。还有,我们在内部有一套考评机制,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流程到另一个流程,都是你的下一个部门来给你打分,评价你的工作,然后我们根据评价来做出奖励,你的下一个部门就相当于你的客户,你必须拿出“客户是上帝”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给你的“客户”带来便利而不是制造麻烦。实际上,我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意识,要打造百年企业,是要几代人才能实现的,你必须要有心胸去培养人,企业是靠制度、机制、文化来传承来发展的,所以我们培养了很多人才,不断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就是要把珠江做成世界的灯光企业!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