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绝被忽悠! 3招技巧帮你买到好耳机》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几个常见的耳机采购技巧。可以说,音频产品作为主观性很强的领域,与一般的核心硬件采购又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没有一个分数能够量化产品的性能,这就给用户在选择时添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面对数以百计的产品前。
众所周知,音频产品除了耳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音箱。音箱和耳机虽然同属于音频领域,但是它们在实际使用当中的作用的是不同的,耳机属于个人私密性较强的产品,而音箱则偏重于大场面的表现。
挑花眼了吗?
2.0和2.1该如何选择?
既然音箱依然是音频产品,那它的选择同样需要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音箱的采购小技巧。在介绍之前,我们需要说明的是,音箱的种类远比耳机要多,并且整个系统的环节也较为复杂,所以针对大众用户而言,我们先介绍多媒体音箱的采购技巧。至于HiFi音箱系统则在今后的文章中说明。
● 买音箱做什么用?
和挑选其他类产品的方式一样,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自己购买音箱的用途。根据用途我们可以分为几大类,例如2.1音箱、2.0书架箱以及便携音箱等。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便携音箱更适合外出使用,小巧的体积加上多样化的功能非常适合小型聚会。而便携音箱这种新类型,由于制造成本较低,所以在市面上十分常见,我们在挑选便携音箱时要注意它的外壳工艺以及续航时间长短,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最终使用的因素。
小空间有属于小空间的音箱
● 听音乐还是玩游戏?
而在挑选家用音箱时,我们应当先确定自己喜欢的听音类型。当然,大部分用户属于多用途目的,如果音乐部分大于影音娱乐,那2.0音箱的对称结构无论在音场还是解析力上都偏重于音乐。但假如用户购买音箱是为了电影、游戏等方面,那带有独立低音炮的2.1或者5.1音箱则会在低频上更胜一筹。所以说,音乐类型的不同直接导致音箱结构的不同。
2.1结构更适合影音娱乐
2.0结构更适合听音乐
在确定了音箱类型之后,我们还要确认使用空间的大小。由于音箱尺寸、功率大小等参数都要取决于听者与音箱直接的距离。并且在我国现有的公寓式住房条件下,过大的功率并不适合家用,会出现很明显的扰民现象。所以我们建议小户型家庭选择2.0或2.1音箱时,单元尺寸不要超过4吋的,整体输出功率不要超过40W。
一般来说,大功率的音箱在动态方面的效果更为出色,不过价格也会成倍的增长。通常HiFi级的大功率音箱动辄几千元,甚至是上万元。消费者想购买大功率音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根据实际的售价来看。一款百元售价的2.1音箱,折合一些损耗以后整体输出功率在12W左右,已经可以满足入门级用户的使用需求,如果一款百余元的2.1音箱都敢标称功率上百瓦,那么仅仅是变压器的成本恐怕就要超过这个价格。切勿过度迷信额定输出功率。
小箱体也能有好音质
而在单元尺寸上,似乎越大越好。但实际上,小尺寸单元也有不错的表现,例如BOSE的至宝箱、KEF的同轴单元等。而较大的单元尺寸需要更强的研发实力来保证失真度、箱体结构等。最关键的是,大尺寸单元需要大功率驱动,我们也要有足够大的房子才行。所以我们在挑选音箱时,先看看大尺寸单元适不适合空间,同时几百元的价格也不足以支撑大尺寸的单元的成本。
当我们将音箱的范围缩小到几个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来进行试听了。和挑选耳机时用的方法类似,建议大家带着自己熟悉的音乐到专卖店试听。并不是说店家的音乐不够好,而是它放的音乐或许你并不熟悉,这就失去了试听的意义。我们带着自己最常听的几首歌,哪怕是周杰伦、曾轶可只要自己熟悉就可以。
张惠妹-《你在看我吗》
并且,我们在试听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充分反复AB段试听,找出每款音箱之间的差距。此时,许多商家会对你说:“你把音箱的音量开到最大,看看有没有杂音,然后看看在最大音量下有没有失真情况。”根据我们的经验,过大的音量不仅体现不出音质,而且还会使单元造成永久性损伤。记住,我们买的是音箱,不是扩音器。无论是私底下还是在卖场里,都不要将音量拧到最大。
试音音量不要太大
总体来说,多媒体音箱的挑选难度要低于耳机,毕竟多媒体音箱大多数为入门消费级产品,它主要负责日常的简单听音需求,音质上中规中矩。我们在挑选时也不要有太大的期望,要做到一分钱一分货,切勿听信奸商对参数的夸大,参数和音质之间并不是画等号的。只要我们自己听着舒服,摆放在家里美观即可。如果想得到HiFi级音质,可以考虑无源HiFi音箱,具体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为大家介绍。
(责编:张慧芳)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