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 报道
雷士照明(02222.HK)控制权的吴王之争正在从武斗转为互揭“黑幕”,争相爆料的“宫斗”大戏。代表双方利益的各色人物争相出场,各种内幕消息层出不穷。
近日,有自称曾在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照明事业部都曾担任过中高层职务的神秘人物向《高工LED》独家爆料德豪润达“黑幕”。
据这位神秘“枪手”透露,德豪润达LED照明业务虽然技术还可以,但是营销手段、渠道团队等方面太过单一,内部执行力差,一件事情往往拖好几个月也没有结果。
“德豪的光源产品确实做的很不错,参数什么的不错,但没有品牌是致命的,没人愿意卖它。”在谈及雷士和德豪在照明方面的差别时,这位爆料人认为,像雷士,只要把营销和品牌做好了,就成功了。客观来讲,德豪的光源不错,价位确实比雷士低。但雷士是个品牌,有更高的议价权,德豪的东西虽说好,但照明行业上市公司太多,没人会愿意买帐。
这位爆料人表示,雷士照明相对来说是一家更开放的企业,而反观德豪润达更加封闭,家长制氛围浓厚,所有的大事小情一概都要由王冬雷亲自决定,哪怕是事业部总经理一级的高管连50元费用的签字权都没有,必须要王冬雷签字,财务才会认可。“有时候做一个活动,我们部门的总经理连50块钱都没有,老板同意了,财务才拨款。5万块钱去了财务都没用,老板签字也没用。”
这位神秘的“枪手”爆料人还称,“说实话,像雷士家居几家关联公司都摆在这里,王冬雷他会不知道吗?品牌受损他会不知道吗?”
这里所称的雷士家居照明业务并没有打包进雷士照明的上市公司资产部分。
这一点,有杂志曾在2014年3月刊《德豪润达“真面目”》一文中做过独家披露。
当时,一位曾在雷士照明销售体系担任高管的人士告诉《高工LED》记者,雷士照明最具有价值的家居照明等部分业务资产并未装入上市公司,这部分年销售额达10多亿元的业务单元每年产生的利润几乎与整个雷士照明上市公司部分产生的净利润持平。
一直以来,这部分业务牢牢掌握在吴长江手里。
也就是说即使德豪润达有一天完全控股雷士照明上市公司资产,也无法取得这部分毛利最高的业务收益。
眼下,吴长江已经几乎没有退路。和王冬雷“同归于尽”成了最坏的打算也是最好的引开舆论焦点的出路。
8月20日,吴长江在微博中称:“王冬雷通过一纸欺诈式协议,骗取信任获得雷士的股权置换,而后出尔反尔对协议概不执行,如今变本加厉拿雷士来赌德豪。”
吴长江认为,自己为谋大雷士布局出让巨大利益,王冬雷则借雷士救了德豪命,不但没有兑现借款8亿的承诺,还用非法手段截取侵占上市公司德豪润达利益。王冬雷利用媒体侵害了其名誉权,以侵占猎取雷士董事会预致雷士品牌于倾覆。重庆、万州、惠州法院已受理相关诉讼,“当时签订该协议为保护雷士,让利求全为雷士未来。”
对于吴长江所说王冬雷用非法手段截取侵占上市公司德豪润达利益一事,这位神秘的枪手爆料人也表示,“所谓的’关联交易’,王冬雷也做了很多,而且多的要死!”
在吴长江微博控诉之时,王冬雷控制下的雷士照明发布公告称,吴长江胞弟,原雷士照明负责营运的副总裁吴长勇破坏营运,雷士照明进入紧急状态,同时董事会决定暂停雷士照明重庆公司的运作,并在雷士照明惠州办公室成立临时总部。
有记者致电吴长勇询问相关情况,吴长勇表示现在不方便说什么。
而对于吴长江微博控诉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涉嫌用非法手段截取侵占上市公司德豪润达利益等事宜,有记者多次致电德豪润达董秘邓飞,尚未得到回复。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