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您好,欢迎您的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3d全息音响给你多种感官体验

3d全息音响给你多种感官体验

时间:2015-08-25  作者:  来源:网易 收藏:添加到QQ书签 百度收藏 新浪ViVi yahoo 添加到google 转帖到开心网 转帖到人人网 转帖到豆瓣

  神州音响网讯  这次3D全息音响不是用在电影、不是音乐会、不是演出,而是用于一种空间内多种感官的体验。8月21日至8月30日,“声立方——超感官空间”在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展。声音艺术项目在国内仅有十余年的历史,仍是现代艺术中较新的领域。这场一个小时的“超感官体验”很难用语言形容,也很难被“看懂”。

  场内129只音箱、屋顶上的众多黑色气球以及黑色幔布组成3D全息音响技术。能够容纳的观众不多,当演出开始,现场的灯光暗下而声音从四周涌来,感叹这样的声效如果用来放映恐怖片效果一定惊人。

  演出共分四个部分:电波协奏曲、城市迷阵、声影二重奏,以及浮生之歌。简单说,电波协奏曲就像用三块大屏上的抽象图案和跨越时间和国界的场景拼贴具化空气中的电波。城市迷阵则是依托场馆的这块土地讲述城市和人的故事,采集上海声音和做旧的画面以及说唱演员绕口令,“笃笃笃,卖糖粥,三斤糖粥两斤壳”呈现的是市井上海的怀旧一面。声影二重奏由爵士和舞者组成,舞者分身在大屏幕上及现实舞台中,萨克斯手则因为光线在空间中时隐时现。整场演出的音乐性随章节逐渐增加,在“浮生之歌”中到达顶峰。数位年轻的男女歌者散落在空间中,凌乱地说话、多声部合唱、大笑、喘息,表达的是他们对“浮生”的理解。

  舞者、歌者、视觉、灯光,以及最耗心力的听觉体验,在国人并不了解声音艺术乃至现代艺术的当下,这台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创的演出能够完整地做出来本就不易。可惜的是,它似乎并没有做到创作者们希望的“让观者经由感官接受与创作者有所互动和共鸣”。

  第一章节是通感,观者看着抽象符号听着无线电波声音的时候刚刚入戏,结束时候掌声有点寥寥。第二章节应该是最容易引起观者共鸣的部分,无论是上海的声音、老弄堂和拆迁后的废墟、弄堂里的闲聊的老人,还是那一段段上海童谣,都多少能够触动观众。尤其那一段由建筑工地的无意义噪音演变成的锣鼓齐鸣,不同的金属构成的打击乐之歌相当震撼。然而这一章节在形式上有意接了地气,在深度上却与一段关于老上海走马观花的纪录片相差无几。没有深度的支撑,感官上的猎奇和刺激也就显得比较肤浅。

  第三段纯粹是美,爵士慢悠悠舞者也慢悠悠,二者在三维空间的共处挺美的,可惜依然缺少一点核心的张力。最后一章的节奏足够紧张,多声部的合唱因为专业素养而颇有力量。但是这样的音乐尚不足以和它的名字——“浮生之歌”相匹配,毕竟如此大的命题并非飙音部和音乐单词就能够概括的。

  然而艺术是仁者见仁的事情,如果愿意去亲身感受,四个章节“宇宙、城市、人类、情感”的主题可以不用知道,处于空间中打开自己的全部感官就好。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神州商城在线商家入驻
神州商城在线商家入驻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2025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