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报道
对于音响灯光行业来说,2015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笔者今年采访了众多音响灯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一点,现在大多数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都陷入到比较严重的经营危机中,工程大量减少、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令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企业高层决策者也清楚意识到企业必须要转型、要调整才有出路,但是资金和人才却成为了横跨在企业面前的大山,让有志进行改革的老板们也无可奈何。
资金和人才却成为了横跨在企业转型面前的大山
音响灯光行业发展之痛——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音响灯光产业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其中企业管理人才占10%,技术研发人才占15%,策划及营销人才35%,产业工人队伍占40%。据《音响灯光行业人才流动发展分析报告》指出,如今音响灯光行业面临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且专业性的、市场性的人才流动性较大,而具备专业性与市场性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奇缺。
慧聪网在做行业问卷调查时也发现,人才问题位列我们调查企业目前主要5个问题的第一位,超过资金、营销渠道、品牌、服务等选项。
“求贤若渴”却“一将难求”,是现在整个演艺设备行业面临的人才困境,特别是高素质人员的缺少,更是成为不少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当中难以逾越的“门槛”。
“求贤若渴”却“一将难求”,是现在整个演艺设备行业面临的人才困境
创新人才驱动演艺设备制造业 高校成中流砥柱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指导方针之一 。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由于社会对视听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我国高校也开设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专业。高校培养的人才极大地缓解了演艺设备行业缺乏技术人才、缺乏自有知识产权、缺乏研发检测计量设备等发展困境。以大学生为代表的这些高素质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演艺设备制造业里来。近年来我国演艺设备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领域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与这些创新型人才息息相关。可以说,高校人才已经成为了演艺设备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以广州大学“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兴未艾。当时全国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最早引进一些专业音响灯光设备,却发现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掌握使用这些设备。那时候国家广电部的有关文件提出“希望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基于这个原因,广州大学确定开设“音响录音”专业(后改名为“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培养声频技术(电声、建声)、视频技术、灯光技术方面的人才。
广州大学光色电分析系统测量实验室
成长至今,广州大学“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已进入第30个年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服务地方项目为纽带,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特色,和45家企业共建声像灯光技术实验室,以校企联合的模式,为制造企业带去了技术指导与支持,也为音响灯光行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适应性强,就业率极高,行业对这个专业学生的评价是:“一出校门就能干活!”
亚运场馆声学测量
打开校门办学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新模式
在演艺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真正落实“人才为本”。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演艺设备行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形式。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演艺设备制造业大省,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州大学“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个专门为其“量身定制”的稀缺专业。30年来,这个专业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丰富资源,通过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与广东演艺设备企业共育人才,取得了瞩目成就。
2015年,广州大学“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在进入30周岁“而立之年”之际,为了进一步扩大在行业中的知名度以及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来支持自身的教学建设,与演艺设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媒体慧聪网以及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恩平电声协会以及丰顺电声行业商会合作,将于10月31日联手举办《赢享中国·2015年演艺设备行业峰会》。
此次峰会是“音视频与艺术照明工程”专业向社会展示自身优质教学资源,打开校门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一次活动。近800多位演艺设备行业企业领导、经销/代理/工程商,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行业专家、高校教师及学生、上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媒体等业界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演艺设备行业的人才培养建设、行业标准规范以及民族品牌崛起这三大核心内容,为推动演艺设备行业在新时代下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赢享中国·2015年演艺设备行业峰会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