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影视公司降薪一半无人离职#的新闻登上热搜榜, 在义乌、成都等地拥有5家影城且拥有多元业务线的某影视公司负责人接受采访,透露疫情期间为减少成本支出,公司所有人降薪一半,“我以为会有一些人辞职,结果大家都认同,而且没有一个人辞职的。”他表示,对于影视行业来说,今年已倒闭了2000多家影视公司,大家都知道,辞职就等于失业,降薪总比没有收入要好的多。
疫情之下,演出、娱乐行业复工的进展在目前看来仍较为缓慢,共享KTV等依赖线下消费的共享经济领域虽然也遭受了重创,但“危与机”并存,从生鲜平台、超市和餐饮企业跨界“共享员工”开始,共享经济的概念悄然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具体产品,而是拓展至空间、信息、资源等,如政企共享违规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资源等。
国家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梅君表示,这一次疫情防控期间,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实行了“共享员工”模式,解决了400多万餐饮从业人员就业困难,同时也缓解了商场超市员工短缺问题。那么共享员工这一模式能否在演出娱乐行业开花呢?
且不论演出娱乐行业,4月28日,联想集团就宣布:目前联想在中国的所有工厂已全部实现复工满产,招聘新员工超万人。自2月初复工以来70天,联想武汉基地于4月初完成产能100%恢复;合肥联宝科技和深圳工厂更是逆势而上,在2020年第一季度创下发货量的新高。联想宣布实现复工满产,“云招聘”“共享员工”新招齐上阵 。
有分析人士表示,经此一“疫”,共享经济行业将把思路拓宽,摆脱线下消费场景的限制,围绕线上和企业B端服务来探索新模式。而随着疫情渐趋缓和,在特殊时期迸发的共享经济新模式能否持续,还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冲击
共享经济线下进入“红慌”模式,共享KTV断电
疫情突袭,人流密集的电影院、商场、旅游景点等场所纷纷关闭,与这些场所共生的共享KTV等也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线下流量的缺失,对共享KTV等依赖于线下消费的共享经济领域也造成了冲击。
2月14日,自助娱乐互动平台友唱曾表示,疫情发生后,全国31个省区市的友唱直营门店已响应各地疾控政策,暂停营业。3月31日,据友唱客服介绍,受到疫情影响,仍有部分共享KTV无法恢复营业。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3月4日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亦指出,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平台企业的订单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减少。
报告认为,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10%之间。
创新
企业跨界共享员工,政企共享信息
危与机在疫情下并存。人们没想到,除了物品、服务可以共享,人力也能被共享。
早在2月初,盒马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疫情期间,采用劳务用工方式,接收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部分员工,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盒马将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随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沃尔玛、闪送等推出“共享用工帮扶计划”;永辉、超市发、生鲜传奇、金虎便利等纷纷发出号召,欢迎其他企业内暂时歇业的员工来“上班”;劳动力综合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喔趣科技也推出了“员工共享平台”,专门针对有闲置人员和用工需求的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实际上,此前国内已有类似共享员工的尝试,但彼时受到的关注度较低。
2018年1月,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导下,美团外卖、UU跑腿、闪送、邻趣、快服务共同发起“共享配送工作委员会”,成立“共享配送联盟”。其中,“共享配送员”和平台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可利用空闲时间,自由承接任一或者多个平台的订单配送工作。
此次疫情却意外让共享员工的概念“出圈”,让更多人接受了这个模式。
趋势
或围绕线上和企业B端服务发展,行业洗牌加速
疫情过后,共享员工、共享信息等疫情时期的“宠儿”还能持续发展吗?
针对共享信息方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疫情期间临时性的合作模式向常规化、制度化的新型监管模式转变。
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表示,共享员工是疫情时期的产物,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这部分员工将逐渐返回原来岗位。但他认为,疫情过后,共享员工的模式仍然适用于一些存在淡季和旺季的行业,让企业能够在调配人力资源时更自如。
事实上,国家也在战略层面推动企业灵活用工,发展共享员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3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互联网+”和平台经济是就业的重要支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会议决定,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就业保障平台,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和社保线上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则指出,长期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危”中藏“机”。抗疫期间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深化,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作为共享制造重要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新契机,“抗疫与发展并重”的客观需要倒逼新业态领域制度创新加速。
经此一“疫”,共享经济行业将把思路拓宽,摆脱线下消费场景的限制,围绕线上和企业B端服务来探索新模式,比如企业间共享闲置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等。同时也给演出娱乐行业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危机反而带来了新的跨越发展机会。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