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一直是近几年的热词,网络技术也一直渗透于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诸方面。音响技术与网络技术 的结合,是音响这一传统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家知道,PC机作为单机,其应用深度及效率有限,一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在以太网中,其功能及应用程度便得到大大拓展,要是与互联网结合,其功能及应用将强大到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目前的“云计算”就是这种应用的拓展。同样,音响技术同网络技术相结合,音响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应用)将会发生深刻地变化,环顾PALM EXPO 2011及前几届展会,网络音频平台层出不穷。从YAMAHA到Symetrix,从C-MARK到QSC,从Meyer-sound到ATEIS,众多音频设备生产厂商推出了网络音频平台(包括硬件设备、传输协议及应用软件)。这大大超越了人们对音频系统的一般认识水平及应用水平,把原来以为不可能、很复杂的音频系统变得轻松实现和简单。比如多个会议室音频系统的组成、管理、调动,大规模(世博会议场馆、奥运会大场面)的现场扩声系统的实现、安全保障,不借助于网络音频平台是无法实现的。
虽然网络音频平台牵扯到传输协议、传输平台、传输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高深技术,但从应用层面来说,并不是用户所关心和必须掌握的,因而不会影响大多数人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如同计算机一样,虽然从CPU到主板,从单核到多核,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人们不会因为技术的复杂、高深而影响日常的使用。
从近期展会上推出的网络音频平台来看,以下几方面是其亮点:
1、推出的网络音频平台,更注重平台的完整性。
所谓平台的完整性,就是厂家从D/A,A/D转换、组网、平台硬件设备、传输协议、操作界面等方面,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
仅从单一品牌就可完成网络音频平台的架构。使用户在品牌选择、性价比比较等方面带来了便利。
2、支持千兆以太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不断增大,从十兆、百兆,再到千兆,给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带来性能的提升。网络音频系统也不例外。在一个支持千兆带宽的平台上,处理、传输几十路,上百路的音频信号,使每一路音频信号的频宽都大大超过了音频的范围(20-20k)达到CD的音质,同时传输多路管理、控制信号已不再是问题。
3、从有线到无线
以前网络更多的是依靠网线组网,随着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设备的成熟,无线组网不再是难题,因而也相应出现了无线网络音频。看似从有线到无限简单的升级,对音频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是,对设备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二是节省大量的布线成本,系统的灵活性得到提升。从展会上看到了厂家的这类产品,而且都有相关案例的应用。
当然,对无线网络音频平台,目前在频段选择、传输距离、标准统一、使用审批等诸方面还未出台标准,其复杂性要超过计算机的无线网络技术,短期内不会在普通用户层面普及。
4、功能更多,操作更方便
网络音频平台,一般都是具备了多路音频信号的路由、信号的处理(均衡、压限、延时、分频等)、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系统冗余备份、工作状态日志、多系统管理调度等功能,这不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满足了各种音频系统应用的所有需求。
从操作界面来看,图形化,模块化,表格化等应用形式与大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无二,单击、双击、拖拽、划线等的操作,即可对系统进行设计、维护、使用等,降低了应用的门槛,这对新技术的普及是非常有利的。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