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响网讯 3D显示技术凭借主动式快门3D眼镜与被动式偏振3D眼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全面融入到家庭影院投影领域,各大投影机与投影幕厂家在推出全新一代产品之时都充分融入了3D的元素,家庭影院投影机会将主动式快门或被动式偏振技术纳入其中,并成为基本功能。家庭影院投影幕则在维持色彩还原度的基础上设法提高投影幕的增益。
在3D家庭影院投影机技术发展方面,已经从早期的720p高清3D机型全面过渡到1080p全高清3D机型,随着HDMI 1.4传输标准的建立,完善地解决了对于3D信号支援较差的问题,可以完整兼容Frame Sequential(帧连续)、Frame Packing(帧封装)、Side by Side(左右并排)、Top and Bottom(上下并排)的3D传输信号格式,也就是能够支持蓝光3D、电视3D以及电脑3D等主流的信号源,使得3D家庭影院投影机开始进入到实用阶段。此外,由于制造成本以及技术难度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式快门眼镜技术更加受到投影机厂家的青睐,目前绝大部分的3D家庭影院投影机都是采用这种技术。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闪烁、左右眼图像串扰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众多用户,主动式快门3D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成熟。而被动式偏振眼镜技术也开始进入到家庭影院投影机领域,尽管目前这类投影解决方案仍然是建立在双投的方式上,构建成本相当高,普通消费者恐怕很难接受,但是其无闪烁感、低失真的立体影像确实令人难忘,期待将来能够降低建立成本,进入到主流投影机市场。在3D家庭影院投影幕方面,为了补偿由于3D信号传输以及3D眼镜的光损耗,各大投影幕厂商都通过对幕料的改良,增加幕布的增益之余也不会损害到画面的整体色彩准确度。
下面将会就3D家庭影院投影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涵盖了两种不同家庭影院3D技术之间的各个优势与限制、对投影幕的要求等多方面,同时也会介绍最新热门的3D家庭影院投影机,让更多的影音爱好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3D家庭影院投影技术上的细节以及主流3D家庭影院投影机的特点,掌握建立优秀的三维立体大画面的关键。
3D家庭影院投影技术全接触
在谈及3D家庭影院投影机的技术类型之前,不妨首先了解现阶段眼镜式3D技术的来由。眼镜式3D技术是模拟人左右眼固有的生理视差让人脑产生立体感觉的原理而研发的,而目前已经在电视领域出现的各种裸眼3D技术实际上也是基于这种原理。因此,在此必须指出,大家无论利用哪种方式观看3D影像都需要用双眼去观看,如果闭上一只眼,仅用一只眼来观看时无法产生视差,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立体影像。
眼镜式3D技术早已出现,发展到今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眼镜式3D技术并非最新出现的技术,实际上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除了老旧的使用红/蓝、红/绿滤镜的分色类3D眼镜技术之外,目前广泛被家庭影院投影机厂商所使用的技术分别是主动式快门3D眼镜以及被动式偏振3D眼镜两种主流的技术。特别是主动式快门3D眼镜技术,它的出现与高速发展全面促进了家庭影院投影机向着3D投影方向迈进。而被动式偏振3D眼镜技术则凭借自身不闪烁、稳定而流畅的立体成像也逐渐被影音爱好者所认可,开始进入到家庭领域。另外,之所以说快门3D眼镜技术属于主动式,是因为眼镜的镜片实际上是一层液晶镜片,需要通电才能改变液晶层的开合,所以在快门3D眼镜中会内置电池,这与有源音箱称之为主动式音箱的原理同出一辙。反之,偏振3D眼镜无需电源,故为被动式。
HDMI 1.4标准的建立促进了3D显示技术向家用领域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3D信号传输的标准促进了3D家庭影院投影机领域的发展。HDMI 1.4标准的建立对于3D技术向全高清家庭影院投影机、平板电视等家用显示设备的过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HDMI 1.4标准解决了3D信号传输的兼容性问题。早期的720p高清3D家庭影院投影机推出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影音爱好者的追捧,市场反响远不如现在。主要是因为当时在传输规格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720p的投影机基本上只能支持由PC 3D信号源输出的Frame Sequential(帧连续)规格的信号,并不能接收与解码主流蓝光3D信号源输出的采用Frame Packing(帧封装)的3D信号。而HDMI 1.4与后期带来的1.4a标准将各种不同分辨率与频率的Frame Sequential(帧连续)、Frame Packing(帧封装)、Side by Side(左右并排)、Top and Bottom(上下并排)的3D传输信号格式均纳入传输标准之中,使得采用HDMI 1.4标准的3D家庭影院投影机可以全面支持支持各种不同的3D信号源,包括3D蓝光播放机、3D 电脑以及3D卫星电视信号源等,大大扩阔了3D家庭影院投影机的应用范围,也被更多的影音爱好者与市场所认可,并带动了整个市场的高速发展。而对于早期购买了720p 3D投影机的用户,可以通过外置3D信号处理器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尽管目前3D信号源已较早期更加丰富,但是仍非主流,为此,不少最新推出的家庭影院投影机都加入了2D转3D的功能,只是功能上参差不齐,有的相当出色,有的与2D画面并无区别,但是整体来讲与原生3D信号源还是存在不少的差距。
2D转3D技术的效果仍没能与原生3D相比
此外,眼镜式的3D解决方案都无法避免光传输损耗的问题,特别是主流的全高清3D家庭影院投影机都是采用单机单灯泡的架构,影响更为严重。主动式快门3D眼镜解决方案的光损耗往往高达60%以上,以2000流明峰值的投影机为例,光损耗就达到1200流明以上。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建议大家选择多光源或双投的解决方案。而在通常情况下,解决方法只能选用较高增益的投影幕,牺牲部分的可视角度,同时必须注意环境的遮光问题,投影幕的四周需要以全黑的吸光物料覆盖。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