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的传输路径已经很好地搭建起来。无论是录音棚还是现场扩声,抑或是转播和后期制作领域,一系列高科技接口和传输协议为我们带来了干净而可管理的声音数据包,每个人都对此感到满意。
但障碍仍然存在。那就是在每个处理环节的末端,音频信号都是绝对的模拟信号。这是由于声音必须以物理声波的形式触发我们听觉器官所决定的,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真理。在整条信号链中势必存在模拟和数字相互转换的门槛,而整个业界也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一核心区域的探索。曾有关于数字扬声器的实验,比如1Limited过去曾尝试将数模转换放置在扬声器的驱动单元上,但此类解决方案始终只是一个混血儿,因为一个纯种的数字设备是永远无法产生能让人们听到的声音的。
然而近期,业界在整个信号链的前端取得了突破。虽然绝大多数观察者认为数字话筒仍然也只是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的混血儿,但这无法阻挡一些业界巨头推出产品并对其做出重新定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储备技术力量,并寻求他们认为恰当的时机将新产品投入生产。与此同时,在低端市场兴起了一种直接和笔记本电脑连接的产品,当然,这滞后于数字话筒的概念出现于市场上。
与扬声器的原理相反,数字话筒内置一个常规的模拟振膜以及一个紧挨着的模数转换器。这是Beyerdynamic最早于1998年提出的MCD100,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超时代的产品。
经过这些试水,公司现在坚信整个业界前所未有地需要品质优良的模拟解决方案。“在MCD100被推向市场之时,市场还没有对它做好准备,”Beyerdynamic专业音频业务经理WolfgangErnst说道。“我认为现在一个好的模拟话筒比数字话筒更受欢迎,特别是现在整个市场都在追求或重新找回‘模拟’的声音。我们的MC840只是这种标准的送信人。当然,如果对于数字话筒的需求强烈且肯定的话,我们势必将在这一领域大展拳脚。”
近年来,三家德国话筒制造商认为大环境对于数字话筒来说已经更加成熟。Neumann的D-01开启了一切,它拥有可遥控的指向特性。而将信号在振膜环节直接转化成数字信号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在四月的NAB展会上,Neumann的母公司Sennheiser推出了MKH8000系列。这些话筒可以通过增加一个被称作MZD8000的数字化模块和适配线缆来实现数字化,这个家族一共拥有六位成员:全指向性的MKH8020,心型的MKH8040,超心形的MKH8050,短枪MKH8060以及长枪MKH8070——此外还有可以在调音台甚至后期制作环节可以任意调节指向性的MKH800。
“数字话筒必须被认为是整个数字音频信号链中第一个环节,”Sennheiser的GuillaumeEhret说道。“它的优势在现场扩声和录音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这些话筒和其它数字设备一起使用时,优势更加突出。第一个特点就是极低的本底噪声;其次,它也通过对低电平信号的良好响应极大地扩展了动态范围;此外,相对于模拟系统来说,它还具有更加灵敏的瞬态响应、更好的解析度和更加优异的抑制反馈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都为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也使工程师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广播行业将会极大地得益于由数字话筒作为组成部分的系统。像足球和橄榄球这样的项目需要数字枪式话筒来清晰和准确地捕捉现场声音。这种新的工具将会是高清视频和立体视频最好的搭配伙伴。”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