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海证券家电分析师李军政分析指出,进入二季度以来,外资彩电品牌在终端采取空前的降价举措,国产品牌被迫跟进,产品毛利率被快速拉低,国产彩电品牌企业二季度业绩堪忧。
部分国内彩电品牌高层人士直言,今年的市场形势比去年严峻很多,去年政策拉动下的好业绩扰乱了企业对今年市场容量的预估水准,对于市场预期乐观使得企业生产计划提前,“库存比往年要高”。政策犹如一剂兴奋剂,但是这种强化作用并不是长期的增长量,扰乱了市场政策的供求信息,也打乱了对市场的判断。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大陆的液晶电视需求量约为1050万台,虽然比去年同期上升35%,但增幅却下滑了17%,显示市场需求的速度确实已经开始减缓。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元芳预估,2010年液晶电视的产量约为8000万台,但市场实际的销售数量却可能远低于此。根据中怡康的预估,今年中国市场的液晶电视销售量约为3600万台,中国电子商会则预测为2600万台,均远低于目前中国液晶电视的预估产量。
有消息人士指出,8000多万台的预期产量与3000万台左右的预期销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内彩电厂商在下半年将面临严重的库存问题。
外资猛打价格战国产彩电销售业绩不佳
“掌握上游产业命脉,在平板彩电市场就等于具备了话语权”,一位业内人士叹言。据笔者近日了解到,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外资巨头相继提高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就在上周,部分外资彩电企业表示要将中国液晶市场的份额拓展至10%。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日前也表示,下半年要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能有丝毫松懈和自满。而近期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在成功扭亏并实现670亿营业利润后,索尼也乘势而上,将2010年中国市场液晶电视销售目标定为2300万台,比2009年的1500万台足足涨了53%。
朴根熙的表态道出了这些企业加大中国市场关注度的原因,“下半年由于欧洲一部分国家的财政危机,全球有可能再次陷入经济萎缩,中国市场成了一个惟一能实现盈利增长的地方”。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为提高销售目标,外资可能会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夏普一位前高管昨日也向记者表示,若夏普能让产品的价格区间更丰富,实现10%的目标将不会很困难。
而据笔者从市场调研中了解到,作为销售占比最多的32寸液晶,将成为国产品牌的重要失地。目前32寸合资的售价在3100元~3300元左右,而国产的价格在2800元~3000元之间,国产与合资之间差价不到400元,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差价的缩小,将使得外资彩电销量进一步的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时,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销售份额的比例为7∶3,2008年为6∶4。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