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碟机、音响发展至今,已经远离高利润、高增长年代,超低的利润,让厂商失去信心,业界人士不得不感叹:影音行业将走向何方?
超低利润 厂商对影音失去信心
影音行业,虽然没有官方认证,但是在珠三角地区,这个行业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0年代,一台碟机售价3000元,每卖出一台碟机商家至少有100元的利润,但是,当DVD技术逐渐成熟,当DVD厂家越来越多,碟机最终在眼花缭乱的品牌竞争中、在“铺天盖地”的促销降价中,永远失去了“身价不凡”的诱惑力以及无可取代的魅力。
90年代,像科达这样依靠音响起家的公司非常多,业界很多前辈们谈起当时音响产品的热销场面,都不自觉为之动容。兰州一位杨姓经销商告诉慧聪网,他商铺所在的电器城,曾经几乎每一家都在销售Hi-Fi产品,截至今年三月份却只剩下3、4家还在销售Hi-Fi,然而业绩也非常糟糕,有时候几个月都卖不出一台Hi—Fi,惨淡的市场现状让商家都忍不住感叹“音响太难做了”。
有人说,中国碟机行业、音箱行业是那种一看就懂的行业,意思就是说,碟机、音箱制造简单、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相对的被模仿、被“抄袭”的几率也增加了。另一方面,由于DVD、音箱产品的技术更新没有电子产品快,因而,价格已经被压到最低,价位短期内也很难有太大幅度的变化,卖一台DVD低于5元的利润,卖一台音箱仅有10元左右的利润,如此低的利润也让厂家和商家开始失去信心。
走向何方?厂家开始多元化经营
贵阳的商家王志军参加了近日在锦汉举办的影音展览会,他感叹地告诉慧聪网,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展的商家明显减少了,参展的厂家也越来越少了,“音响行业要走向何方”是他发出的无奈疑问。王先生发出的疑问其实也是很多影音行业人士正在思考的问题。过去,宏声影音一直扎根在VCD、DVD、功放等电器的研制开发上,但是,自去年年底开始,该公司的负责人刘先生就开始谋划进军液晶电视行业,那是因为DVD产品的销售情况越来越糟糕,而平板电视行业正处于发展时期,长远来看要维持现有产业链的正常发展,必然需要利润可观的产品线来支撑。
凯迪威于2009年正式变更为松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微型投影行业。过去,松叶主要从事碟机、音箱等传统影音产品的生产制造,但是随着投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投影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松叶总经理伍松积极争取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局的支持,并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国光电子与通信研究院一同开发“高性能多媒体微型投影系统”。伍松表示,企业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未来市场需求的前端,而不是抓住淘汰产品的尾巴。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