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基于3D应用的电影业推广将在今年首先获得支持,随后再惠及电视行业。有分析称,在电影领域获得的经验将更有利于电视转播领域的推动。
这一点从天津3D“尝鲜”的运营思路或可见一斑。据悉,天津3D频道的主要内容将由福丰达影视提供,除了3D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外,还将有3D演播室播报的新闻,以及各种现场直播。
天津之外,还有七八家电视台正在跟进3D频道的建设,更多的广电运营主体也在积极准备3D内容制作、传输的应用。卢宝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文广互动电视正在围绕世博进行3D内容的拍摄、展播试验,通过双路信号拍摄、基于HDMI1.4标准进行内容制作,然后在文广系统的IP网络和3GNET网络以及国家广电试验床NGB网络上传输。
不过,对于天津的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南方广电运营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天津开建3D频道时机并不合适,目前3D商业模式太不明朗,内容资源的支持也很成问题。“他们赶得太急了,2006年高清信号播出刚刚开始出现时我们也曾率先尝试,但吃了不少苦头。”该人士认为,今年内,3D内容信号仍应主要扮演内容播出的“补充角色”。
杜百川也表示,3D产业的发展将首先是电视机、接收机等硬件层面的带动。他认为,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先做3D节目的点播,“然后再考虑推出3D频道”。
一位SMG人士对记者表示,在SMG体系内,新媒体业务板块旗下的文广互动电视目前主要承担3D内容制作这一环,这也显示出SMG将在基于点播应用的新媒体业务中试水,再利用电视台频道资源的意图。
终端推动
3D产业链上,面对最终消费者并承载着产业链协作结果的是电视接收终端。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在多数家电卖场中,货架上出现的可售型号尚不超过10款。
中国电子商会新近发布的《2010年3D电视消费需求调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最先想到的前五位品牌中,外资品牌3个,国产品牌2个,排名最为靠前的三星占20.7%,索尼占16.8%。3D电视市场推广前期,外资品牌获得的市场回馈要比国产品牌好。
由于国内企业仍处观望状态,目前3D电视在终端的销量尚未形成规模。3月三星等外资品牌3D电视率先上市时,上海苏宁渠道4天整体出货没有超过10台;世界杯开始后,在苏宁最具标杆作用的上海长宁旗舰店,最火的时候一天已能出货20多台,但整体份额仍不大。
创维新闻发言人沈健表示,该公司3D电视在“五一”前就已推出,但真正成规模化的多型号推进还须等到今年下半年。
“目前实际销售额得还很少,不过产量原本就小。”康佳多媒体市场部总经理黄心仲没有向《每日经济新闻》提供具体的销售数字,但他表示目前在此方面并未大规模投入资源,初期只推出了一款型号。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