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本土彩电企业账单集体亮红灯

本土彩电企业账单集体亮红灯

时间:2010-09-13  作者:雨桐  来源:《中国经营报》

    面板的尴尬

    当然,3D电视的未来发展同样面临未知的挑战。刘步尘认为,目前3D电视片源少、信号少,而且价格高于普通电视30%至40%,在1.4至1.5万左右;加上3D技术对很多人的眼睛来讲,只能适应10至15分钟。在这种“互联网电视不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而3D电视目前在中国不能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国产彩电品牌很尴尬。”刘步尘对记者说。

    更重要的是,本土企业未能掌握上游液晶面板的技术。一直以来,外资品牌凭借着掌握对上游显示面板的话语权,在供应面板的速度以及价格涨跌方面对本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年三四月,国产彩电企业到台湾采购了50亿美元的面板,而这种集中采购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上游的价格受到控制,当我们产品价格高的时候,外资品牌马上降价,这就导致国产企业的库存大量增加。”刘步尘对记者说。

    目前,索尼、三星、LG等外资家电巨头与本土企业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战极其激烈,其价格差仅在200至500元之间。而在一些促销活动时,很多外资品牌的价格低于本土品牌。

    康佳对净利润下降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外资在终端采取的突然降价,使得公司被迫降价,导致毛利润骤减。”

    陆刃波表示,由于今年以来,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减少1/5左右,加上本土企业的库存量大,相比于不到1/5的利润而言,面板的降价将必然造成企业的亏损。

    尽管本土企业已经意识必须解决控制产业链上游的燃眉之需,TCL、长虹、海信、创维等企业从去年开始已经在着手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工厂、模组工厂,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在短期内仍然很难见效。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来自一直“掌握话语权”拥有面板生产技术的日韩企业、台资企业等。他们今年几乎不约而同地在中国大陆布下液晶面板生产线。包括曾经只做面板的京东方也将把产业链延伸至下游产品,推出自主的液晶电视。

    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对于像长虹、康佳、TCl等在内的本土彩电企业来讲,更平添自下而上的突围困境。刘步尘认为,只有尽快把上游建立起来,才能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本土彩电企业的尴尬。

[上一页] [1] [2]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