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半年报尽显国内黑电企业窘境

半年报尽显国内黑电企业窘境

时间:2010-09-13  作者:雨桐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产品战略布局有失误

    多家国内彩电企业都把盈利能力的下降归咎于外资企业发起的价格战。一直以来,凭借价格优势,国内品牌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007年,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销售份额的比例为7∶3。然而今年国外试图借中低端产品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内外资品牌价格被缩小至200-500元,上述比例也被改写为4∶6,国产企业被迫参与价格战,毛利瞬间拉低。

    另外各厂家对互联网电视发展态势的错误判断也是经营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年上半年,彩电厂商在3D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十字路口”抉择,TCL、长虹、康佳纷纷投巨资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如今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了这次选择出现了失误。家电分析师刘步尘指出,互联网电视本身属概念营销的产品,网络功能不足20%,在重重政策监管之下,根本无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行业从普通液晶电视到LED液晶电视的更新换代。据京东方副总裁张宇介绍,LED液晶电视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更加节能,色彩更加鲜艳,视觉效果更加立体等。以三星为代表的国外彩电企业在今年年初纷纷加大LED液晶电视的生产力度,不但引领着市场方向,而且抢占了市场份额。而据了解,国内家电企业液晶彩电存货大部分都还是普通液晶电视,这也大大加重了各企业对库存压力的焦虑。

    上游产业话语权突围

    外资品牌凭借自有面板优势,启用“高价面板+低价整机”的策略给国产品牌以巨大冲击,令国内彩电企业盈利低于预期。目前,国内品牌面对库存压力、整机降价压力、配件降价压力,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掌握产业上游的话语权。

    以液晶面板为例,其主要部件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背光源、液晶材料和驱动IC,这些配件,几乎都集中在少数几家外资厂商手里,具有更高的利润率,而这些才是液晶电视产业链的真正“命门”,也是中国企业需要掌握的核心。

    玻璃基板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7%,是面板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全球的玻璃基板供应中有99%以上的份额集中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几个大厂,仅康宁一家就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占液晶面板总成本11%的偏光片,国内虽有深圳深纺、乐凯、温州侨业和盛波等供应商,但能批量供应的只有低端产品,落后于日本和韩国企业。业内人士表示,除背光模组本地配套率较高外,液晶面板其他上游配套产品对进口依赖程度都很大。

    谁占据行业顶端,谁的产品附加值就最高。可喜的是,国内企业并没有忽视自己的弱点,而是默默的努力着。比如说彩虹股份(600707,股吧)就是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玻璃基板的“第一人”。该公司表示,玻璃基板生产中最难解决的气泡和玻璃结难题目前已有所突破,这对该公司的量产和良品率都是大大利好。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逐渐认可,公司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京东方合肥6代线即将量产,将填补国内32英寸以上电(600627,股吧)视用液晶面板不能国产的空白。随着京东方北京8.5代线和TCL深圳8.5代线这两条高世代线的逐步投产,我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彩电产业的“缺屏”之痛,对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页] [1] [2]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