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大屏液晶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企业无话语权

大屏液晶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企业无话语权

时间:2010-10-13  作者:雨桐  来源:赛迪网

    这样的领先优势,随着今年8月三星和索尼投资的8代液晶线正式量产又缩短了差距。韩国这条8代线比预定时间提前两个月。这促使拥有了2条8代线的夏普,在7月31日高调地宣布将在今年11月启动全球首条10代线的建设。

    之所以如此高调,是三星、索尼和夏普三者在大屏幕液晶领域的竞争加剧,一方面是夏普在大尺寸液晶上的策略调整获得市场认可。以中国市场为例,来自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夏普液晶的市场份额2006年7月为2.5%,2006年年底上升为4%,到2007年5月则进一步上升为6%。

    在生产线的升级大比拼中充分感受到增长和利润的夏普,成了这场升级战的主推者。为了确保自己的技术领先,这条将在2010年在大阪建成投产的10代线,初步投资3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夏普曾几度到深圳就液晶生产线建设与中方进行前期磋商。虽然在6代线、8代线之外,建设7.5代线可以弥补产品结构空缺,但是面对10代线如此重大的投资方向,夏普已然分身乏术,只能暂时放弃投资高达280亿元人民币的7.5代线计划。

    踌躇的跟随者

    2006年,是整个液晶面板行业相对低迷的一年。

    2006年上半年液晶面板销售就一路走低。标志性事件是当年年底,飞利浦宣布出售其和LG合资的乐金飞利浦公司的全部股份。面对连续3个月的亏损,飞利浦选择了放弃。东芝、夏普等日本厂商都谋求接手。

    事实上以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为代表的台湾液晶屏生产者,已经占据了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供应的半壁江山。但在第7代和第8代生产线建设上,二者还都有些踌躇。和勇往直前的夏普、三星等日韩企业不同,台湾面板厂商保守而克制。

    拥有7.5代线的友达目前已经达到量产规模,并成功打入索尼的大尺寸电视面板供应链。有消息表明,索尼液晶电视面板三成来自台湾。

    台湾大尺寸面板的量产迅速影响到国内市场,来自国美等家电连锁卖场的数据显示:42英寸液晶的市场价格已经跌到1万元的关口,52英寸的液晶电视也跌破2万元的门槛,降价幅度高达30%。

    无力的中国彩电商

    7月底,深圳赛格日立最后一条彩管生产线也停产了。对于拥有全球2/3的CRT彩管产能的中国而言,这只是个开始。

    和同时在液晶面板和液晶电视双重收钱的日韩彩电商不同,没有上游资源的中国彩电商的利润补给,还得靠传统的CRT彩电。8月28日,TCL多媒体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国内彩电市场目前的CRT彩电毛利要高出液晶电视5至6个百分点。

    上游彩管行业的逐步退出,使得彩电厂商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液晶电视的销售金额首次超过CRT电视,占到彩电总销售额的5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