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音响 > 小空间的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小空间的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时间:2015-09-14  作者:  来源:中国音响网

  1、引言

  小空间,顾名思义是指室内空间相对尺寸较小的房间,其房间尺寸一般在3~5m,尺寸略大的能达到10m左右。其声学设计主要包括混响时间控制和室内声场控制。由于小空间内房间尺寸较小,与声波波长能发生一定的比例关系,尤其是在低频部分200Hz左右。因此小房间固有的共振模式会引起某部分频段声音能量衰减不同于正常的衰减过程,或者共振频率集中于某一频段,造成声染色现象,使得声音的某些频率成分被大大的加强,从而导致原有音色的失真或产生染色效应。

  混响时间是室内音质重要的衡量指标,不同的房间其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求亦不同。因此应该选择不同吸声特性的材料合理搭配,控制室内混响时间曲线的平直性和良好的频率响应。在小空间内如混响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室内声音尾音较长,含混不清。对于混音使用的房间来讲,会影响混音工作者的听闻环境,严重影响混音质量。

  2、小空间室内声学指标要求

  根据小空间使用要求不同,其声学指标也不尽相同。例如混音室,其声学指标要求背景噪声满足NR-20曲线要求,混响时间一般要求0.4±0.1S。

  所有的小空间内都要求消除驻波、振颤回声、简正等声学缺陷。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3、小空间内可出现的声学缺陷

  众所周知,在规则的小空间内容易产生驻波、梳状滤波、共振和简并等声学缺陷。使得声音的某些频率成分被大大的加强,从而导致原有银色的失真或产生染色效应。在混音空间内,此种缺陷造成的影响尤为明显。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1、普通小空间内的空间尺寸较小,与低频部分波长相近或者与低频部分波长的呈简单的倍数关系,房间产生共振现象。

  2、当声波接触到界面后被反射回来,墙面的吸收系数太小,经吸收衰减后的反射波能量较大,仍然能够与入射波发声干涉现象。产生驻波或梳状滤波现象。

  3、房间的几何尺寸呈整数比,造成室内轴向共振和切向共振频率重合或相近,产生简并现象。

  4、在混音空间内过强的一次反射声会误导观众对声像定位的判断,影响室内立体声场的分布。当一侧的音箱发出的直达声经过另一侧的墙面反射后达到另一侧的人耳时会略晚于另一侧音箱的直达声到达人耳,且存在一个极小的时间间隙。当反射声强度足够大或方向性足够强的情况下,会扰乱大脑对声音来源的判断,造成声像定位偏移。

  根据普通小型房间的尺寸进行计算,可知其共振频率一般在200Hz以下。由此容易在低频部分产生驻波和简并现象。尽量破坏小房间的规则形状是解决上述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相同大小的混音室的实验测试结果和主管评价分析表明,在体型不规则的混音室中室内音质远远优于体型规则的房间。在体型设计过程中应进行体型设计,室内平面多采用不规则形状或者墙面采用扩散体形式,避免出现平行界面,消除驻波等声学缺陷。

  4、小空间室内声学处理方式

  为避免以上声学缺陷产生,可以在室内声学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调整主要有以下方式:改变室内体型和合理布置室内不同吸声特性的装修材料。

  4.1 室内体型比例的选择

  由前述所知,规则的体型容易在室内造成声学缺陷。尤其是空间的长宽高比例是整数比的情况下。因此可在空间体型设计之处,确定室内空间大小时调整长宽高的比例。理想的长宽高比例是1:21/2:21/3,通常建筑设计条件很难满足理想比例,以下表中的推荐比例可作为设计初期的参考。

  表一:室内长宽高推荐比例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采取上表中的推荐比例,可以使室内共振模式均匀分布在全频带的范围内,避免集中在某一频带附近,造成声染色现象。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4.2 室内扩散处理

  通过对墙面进行凸凹的变化,使房间简正模式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平滑的低频相应,改善室内声场。对于由于反射声引起的声像定位偏移现象,可以在引起反射的墙面设置扩散体或者强吸声材料,消除反射声的影响。扩散构造常用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做法。

  设置倾斜墙面改变室内的规则形状,改变室内声音由墙面反射后的传播方向,从而改变室内声场的振动模式。此种做法造成室内形状不规则,尤其是在室内出现锐角造成室内部分空间无法使用,造成空间浪费,降低室内使用效率。而且低频声能容易在锐角部分聚集,形成新的声场分布不均。

  在墙面设置扩散体。扩散体可采用简单的折板造型或圆弧造型对入射到扩散体表面的声音能量进行散射,同样能起到改善室内声场的作用。此种做法可以与装修设计结合,避免出现声学痕迹。

  根据经验,它们的尺寸关系可由下式估算: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图一:有效的扩散体尺寸和声波波长应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一种扩散表面,称为“二次剩余扩散面(Quadratic Residue Diffusor)”。这是按照数论中的二次剩余序列来设计扩散面的起伏,可以使扩散面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有近乎理想的扩散反射,见图二。在墙面设置QRD等通过数论计算得到的扩散体。通过调整QRD的排列方式和阶梯深度,可以调整该扩散体的扩散频率和吸声特性。但是该扩散体形状怪异,很难通过装修设计达到美观的效果。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因此在小空间室内声场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装修设计与声学设计,因地制宜的选择扩散方式,融声学设计于装修设计之中,在保证美观的情况下满足声学要求。

  4.3 室内吸声处理

  小空间内的混响时间控制是声学设计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使用空间要求有不同的混响时间指标。一般混音室要求较短的混响时间,有利于电声系统塑造优秀的室内声场,尤其是塑造良好的环绕效果。

  常用的吸声材料可分为薄板共振吸声材料,多孔性吸声材料。由于亥姆赫兹吸声构造设计难度大,且吸声频率单一,在小空间中很少使用。

  石膏板、木夹板等薄板共振吸收特性主要以吸收低频为主,主要吸收频率约在125Hz~250Hz附近。根据板材的厚度和其背后空腔大小不同,吸声特性会发声变化,通常为增加板材的低频吸声特性,可增加板材后空腔的深度。

  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棉、密胺海棉(三聚氰胺海棉)、聚酯纤维板、布艺吸声软包等。其吸声特性以吸收中高频为主,主要吸声频段为500Hz以上,其吸声系数可高达0.9~1.0。:

  除上述传统吸声材料及做法,新型的吸声材料及做法也大量出现,且装饰性大大增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木质穿孔吸声板后衬多孔性吸声材料、木丝吸声板、微穿孔薄膜等。

  家具的吸声也是小空间内吸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室内摆放的软沙发,其吸声量一般能够占到室内总吸声量的1/4~1/3,根据其规格不同,所占吸声量份额会有所不同。除沙发外,室内摆放的橱柜等也具有吸声效果。沙发吸声特性和多孔性吸声材料相近,不过吸声频带较布艺吸声软包类产品宽;橱柜等家具其外壳一般由薄板构成,其吸声特性与薄板共振吸收相近。在室内混响时间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到家具吸声。

  5、隔声处理

  对空间维护墙体和楼板等进行隔声设计是保证空间内背景噪声的基本手段,隔声处理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防止室内的声音对外界产生影响。当室内背景噪声要求满足NR-20曲线要求时,墙体隔声设计要求隔声量指标Rw≥60dB要求。此设计要求是针对普通住宅空间和普通办公空间提出,墙体做法可在现有的轻质墙体略加改造即可。假如该空间所在位置周边有高噪声及振动源或者该空间内部有类似迪厅的活动时,其隔声要求应另当别论。

  6、混音室设计

  该混音室位于普通商用办公楼中间。主要用于录音后期制作及混音使用,建声设计主要为电声系统工作创造良好的还原声效的建声环境。考虑到上述因素,混音室的声学要求包括:1、室内短混响设计,保证电声使用要求;2、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尽可能平直,即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应尽可能相同;3、保证室内各处有足够的响度和均匀度,防止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房间声学缺陷;4、控制噪声,尽可能降低房间内部噪声,同时隔绝房间外部的噪声进入。

  6.1 室内声学指标

  根据混音室的使用要求,确定声学指标为:混响时间(RT)0.4±0.1秒(中频500Hz),背景噪声满足NR-20要求,室内声场均匀,声场不均匀度在100Hz~6.3KHz频率范围内小于±2dB。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6.2 隔声设计

  由于混音室位于办公楼中,为了不被外界环境噪声所影响,同时也不影响他人工作和休息,对隔声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墙体隔声需要达到Rw≥65dB,单樘隔声门的隔声量要求达到Rw≥40dB的要求。混音室均采用隔声门,并在入口处设计双层门,门缝作压条密封处理,使用自动关门的夹紧装置,保证门的密闭性。综合隔声效果可以达到55dB以上。与外界之间的墙体采用多层复合结构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增加隔声量,减小对外界的影响。

  图五:混音室平面图

  6.3 室内声场设计

  由于混音室主要用于录音合成工作,因此其室内装修严格按照声学要求进行设计,此种做法能够满足声学要求,但是装修效果偏差。

  内侧墙面做斜墙处理,目的是消除室内由平行墙面造成的振颤回声等声学缺陷。而且斜向墙面改变室内的三维尺寸比例,能够有效的改善室内共振频率的分布。

  墙面装饰选用二维扩散材料RPG,扩散和吸收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消除驻波现象。

  吊顶同样采用二维扩散材料RPG,能够有效地消除顶面和地面两个平行面之间的振颤回声和驻波现象。

小空间声学缺陷和声学设计方式

  图六:RPG扩散体

  6.4 混响时间设计

  通过对室内采用RPG扩散构造进行实验室吸声测试,结果显示其中频吸声系数为0.4左右,低频略低,高频部分基本与中频持平。

  室内墙面和顶面均匀布置RPG扩散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室内混响时间,为调整室内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在吊顶中RPG间隙中增加矿棉板吊顶。其余墙面大面积使用12厚纸面石膏板,用于低频的共振吸收。

  6.5 室内噪声的控制

  为防止外界噪声通过结构传声传入室内影响室内音质,同时也避免室内噪声对周围的办公空间产生影响,混音室地面使用浮筑地面做法。浮筑地面采用50厚低频减振岩棉作为弹性材料,上铺80厚钢筋混凝土做地面,浮筑地面与原分隔墙交接处留有50mm缝隙,使用岩棉填实。

  混音室新建隔墙均采用多层复合隔声板轻质隔墙做法,其综合隔声量能够达到60dB以上,完全满足室内隔声需要。

  对于混音室原有建筑外窗一侧,采用在建筑内增加隔声窗做法,新增隔声窗要求关窗状态下隔声量大于40dB。为满足美观要求,新增隔声窗尺寸分隔与原外窗一致,在新增隔声窗内侧增加窗帘,用于增加部分吸声,同时遮挡外界光线对室内产生影响。

  吊顶部分采用弹性吊杆隔声吊顶做法。通过吊顶、墙体和地面综合处理,混音室形成“房中房”的内胆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小内外之间串声而形成的相互干扰。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