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剧场不问演出功能的声学设定条件
交响乐是音乐演出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同时交响乐也是混响时间要求最长的音乐(管风琴演奏除外、一般混晌吋间要求在1.8s~2.08左右;而歌剧场的音质要求与音乐厅不同,通常采用折衷的办法,即在音乐丰满与唱词清晰的最佳值之间取值,混晌时间一般取1.4s左右。这主要表现在兼顾演唱和乐队伴奏的丰满度与唱词的清晰度上、两者的要求相互矛盾。对于戏剧,由于要清楚了解剧情,唱词的清晰比演唱和乐队伴奏的丰满度更重要,因此,混响时间要求更短一些,一般在1.2s左右。
为了保证以上各种演出均能取得满意的音质效果,从建筑声学的角度考虑,必须采用可调混响的措施,本剧场可调混响的具体措施为:在两侧墙设置混晌室(凋节体积),以及在后墙和混和混响室内安装可上下升降的吸声帘幕(调节吸声量〉。
交响乐演出条件:混响室门全部开启,体积约增加2300m;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体积钓增加1000^;两者相加体积共增加约3300m同时,所有的吸声帘幕均处于收起状态〔即不吸声),通过音质计算表明,中频满场混响时间可控制在1.9s左右。
戏剧、采用电声音乐会的演出条件混响室门全部关闭,且舞台不设音乐反射罩;同时所有的吸声帘幕均处于放下状态(即吸声状态),通过音质计算表明,中频满场混响时间控制在1.1s左右。
歌剧演出条件:混响室门全部关闭,且舞台不设音乐反射罩;同时所有的吸声帘幕均处于收起状态(即不吸声状态),通过音质计算表明,中频满场混晌时间可控制在1.4s左右。
室内乐以及独唱会或独奏会演出条件:混响室门全部开启,内疰吸声帘幕;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同时所有的吸声帘幕均处于收起状态(即不吸声),通过以上音质计算可以看出,中频满场混响吋间可控制在1.6s左右。
5、可调混响技术
现代厅堂要求的演出功能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各种演出功能都能取得良好的音质效果,必须设置可调混响结构。从建筑声学的角度,可调混响技主要分为三种:可调吸声结构、可调体积结构以及吸声和体积均可调节结构。在现有的音质厅堂中绝大部分只使用可调吸声结构,通过改变厅堂内的吸声量来改变混和侧向反射声等声学参数。但是,对于音乐厅和歌剧场而言,总体积和每座容积对厅堂的声学特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控制与体积有关的参数,必须改变厅堂的体积。
由于体识可调结构在建造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造价也十分昂贵,所以,这种办法虽然很早就提出来,但是实际上采用的并不多。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采用吸声和体积可调节结构,其中体积可调的混响室分布于观众厅的两侧,在两侧墙上各分3层.共48樘可电动控制调节开关的门,总可凋节,体积为2300m,混响室分布平剖面见图8、图9。实际上,由于混响室内结构梁、走道、吸声帘幕盒和控制机据等占据了不少体积,因此,实际,、要小于2300m,混响调节的幅度也没有紐十要求的大。吸声调节结拘均采用可升降的吸声帘幕,分布在混响室内、混晌室门外侧、观众厅后墙等。
6、计算机模拟分析
计算机声学模似分析所采用的软件为丹麦技术大学编制的ODEON建声模拟软件,是世界上公认模似结果最可靠的建声模拟软件之一。模似主要分两沖情况:交响乐演出条件和歌剧演出条件。
6.1模拟歌剧演出条件
模拟歌剧演出条件下(混晌室门全部关闭、舞台不设音乐反射罩、吸声帘幕均处于收起状态),观众厅的三维模型和音质模似结果如下:
〈1观众厅的三维模型根据剧场的平剖面图建立观众厅的三维声学模型,共有1005个包绻面围成,见图10、图11。
(2)观众席主要声学参量的示意图图12中的A、B、C、D分别为:T30、D50及Lf四个声学参量的模拟分析结果图。
6.2模拟交响乐演出条件
模拟交晌乐演出条件下(混晌室门全部开启、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吸声帘幕均处于收起状态),观众厅的三维模型和音质模似结果如下:
(1)观众厅的三维模型
根据剧场的平剖面图建立观众厅的三维声学模型共有1541个包络面围成,见图13、图14。
(2)观众席主要声学参量的示意图15中的A、B、C、D、分别为?T30,C80,D50及Lf4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于2007年国庆之夜正式竣工首演,由匈牙利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和我国著名青年钢琴家李云迪同台献演国庆音乐晚会,乐团团长兼指挥费舍尔和李云迪都对剧场音质表示十分满意。业主特聘的新加坡音响顾问评价曲线认为本剧场的建声设计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其音质效果同类效果十分优良的。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