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时间:2020-03-13  作者:  来源:

  原本多位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是演出爆发的一年,却因疫情而受到了重创,在我们小心翼翼地推出线上演出、剧场恢复政策的时候,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日本大阪音乐场馆出现感染病例,已有19人确诊,其中有4人观看的Umeda小型演唱会,演出3场共180人左右观看;澳大利亚作曲家布莱特·狄恩(Brett Dean)确诊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他曾在2月28日和3月1日,在台北音乐厅进行演出,同场演出的还包括台湾当地的团体。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澳大利亚作曲家布莱特·狄恩

  在现场演出发现感染病例不得不说让人遗憾,同时也给我们提醒,剧场是人群聚集的高风险区域,不要因为侥幸而放松警惕。在疫情下,“云剧场”、“云演出”、“云艺术”等线上演出,成了众多演艺机构的应对之策。“线上演出”是否能给疫情中的演出行业带来一些生机?它们对传统的现场演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疫情结束后,这些“云演出”“云艺术”又将何去何从?这些由于新现象而产生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云技术”带来的新改变

  让制作变得更“简单”

  没有舞台灯光,没有现场观众,没有专业录音设备,节目嘉宾凭借一部手机在家里就可以参与节目录制。疫情导致大部分综艺节目无法在线下录制,但横空出世的“云录制”,不仅像及时雨一样救了急,也让很多文艺工作者和观众耳目一新。

  采用“云录制”模式,节目嘉宾、观众、节目工作人员虽然“天各一方”,但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一起工作,共同完成节目创作。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暴发后,除上述两档节目,还有《见字如面》《天天向上》《我是大明星》《王牌对王牌》《嘿!你在干嘛呢?》等近20档综艺节目采取了“云录制”的方式。可以说,在“云端”创作已经成为抗疫期间综艺节目制作的主要方式。

  相较于线下录制,“云录制”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快捷高效,但“云录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远程沟通的成本也会增加,但省下了场地和时间成本,整体而言,“云录制”让综艺节目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演出团体SNH48在虹口区星梦剧院举办了一场零观众的“云演出”

  除了综艺节目,舞台艺术、音乐会等不少艺术形式,也在抗疫期间开启了“云端创作模式”。日前,京剧《光绪之死》的演员拉了一个群,并开启视频群聊功能,在群里进行排练。每天下午两点到四五点,演员们开始“云坐排”——在群里一起对台词,导演会在群里逐字逐句地进行指导,鼓师参与记录。大型民族管弦乐《中轴》近日也在网上举办了远程策划会,其音乐总监叶小纲等主创人员分布在西安、成都、武汉、北京等地,但在网上讨论得非常热闹,“一上线就开始工作,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在“云端”进行创作,虽然是文艺机构和艺术家们的无奈之举,但不得不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艺创作流程的创新,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简单”。

  把艺术带到你身边

  疫情把大家“困”在了家中,但艺术却来到了我们身边。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文艺创作、作品发布传播以及艺术接触的门槛,让文艺作品空前丰富,让群众享受艺术服务空前便捷。所以,这次居家抗疫期间,每个人仅凭一部手机,就可以看电影、看展览、看戏、听音乐,日子有趣得多。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选择临时闭馆,而“云展览”也同步开展,展品更多,场景则更丰富。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VR故宫”“全景故宫”“云”游故宫观展;敦煌研究院推出了“云游敦煌”系列展。“云展览”展示的不仅是藏品的图片,更是一种新的观展体验。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线上VR展

  传统的文化艺术,之所以有些小众,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传播渠道有限。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疫情暴发后,各种抗疫主题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剪纸作品、音乐作品以及各种诗歌、快板、短视频等呈现井喷之势,只要有一部手机,几乎人人都可以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些文艺作品的质量如何暂且不论,但由此带来的艺术民主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行业带来新改变

  这次疫情改变了很多行业原来的发展轨迹,也让艺术“攀上云端”并大放异彩。疫情过后,艺术行业是否会凭借技术的赋能,像在线教育、生鲜电商等迎来爆发式增长?传统的艺术形态和生产创作模式是否会迎来转型升级的机会?

  艺术与科技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云技术的介入,肯定会对艺术产生影响。以综艺节目为例,尽管形式相对单一,录制模式简陋,但云录制的确实现了跨屏互动等形态创新,为文艺传播形式提供了不同的选择。近几年,综艺节目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烈,疫情过后,云录制甚至云直播会不会成为节目制作常态化的解决方案?从目前来看,这很可能成为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综艺刚出现时“没多少人看得上”,可没几年就与电视综艺分庭抗礼,再过几年,云综艺又何尝不能在综艺领域三分天下有其一呢?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再说云展览。目前,云展览刚刚起步,由于技术、版权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画质不清晰、用户体验不好等问题,但业界的共识是,云展览未来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将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重要的业务板块,甚至会改变未来博物馆、美术馆的存在形态。正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亚历山大·科赫所指出的:“数字博物馆已经不再是我们曾认为的作为实体博物馆的额外补充,而是已经成为展览分类里的独立一项。”

  至于舞台艺术,所谓的“云创作”,目前仅仅是创作人员利用云平台进行在线沟通交流,“云演出”也不过是把录制好的作品放到云平台上供大家点播。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人们是否在家里就能获得同在剧场一样的观赏体验?如果那样的话,势必会改变剧场的形态,产生真正的“云端剧场”。

  线上演出是否能带来行业新生机?

  保利剧院负责人表示:“对于演出主办方来讲,我们上线的视频多为经典的、优质的绝版作品,既不会影响到目前正在巡演的剧目的售票,又能对演出主办方的品牌和口碑起到宣传作用。而对于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观演,或因为经济情况、所在城市、交通情况等各类原因,之前没有形成剧场观演习惯的文艺演出爱好者来讲,‘云剧院’是非常适合他们的一种观演方式,也会培养和吸引新的观众日后走进剧场观看现场演出。”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提供这些演出版权的央华文化、九维文化等文化公司,都是民营演出单位,疫情导致的停演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压力,但他们却积极支持和配合保利剧院这样的公益行为,将热门商演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免费观看,也表达了他们的一种支持抗疫、众志成城的心情。央华文化总制作人王可然表示:“这个特殊的时期,让大家能够在家中也看到好的演出,我们希望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这也是戏剧的荣光吧!所以我们选择的也是比较具有经典价值的剧目,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态度。这些剧目大部分日后还会继续在剧场演出,但我觉得现在的线上放映应该不会对以后的现场演出形成冲突,因为戏剧的魅力还是在现场。”


现场演出还是出事了!疫情产生的“云演出”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对于观众来说,“云剧场”“云演出”虽然无法提供剧场演出带来的不可取代的参与感和现场感,但在疫情期间无法去剧场看演出的时期也聊胜于无。而且由于大多数在线演艺都是免费播出,参与门槛低;有些直播平台还可以提供发送“弹幕”畅所欲言表达观点等网络互动参与方式,所以也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赏体验。

  小结

  整体来看,一方面,互联网时代需要文化艺术行业紧随时代变化,除了作品主题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同时也需要发展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线上演艺可以与现场观演形成良好的互补。线上演艺的方式突破了以往现场容量有限的不足,可使覆盖面大大提升,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流量积累的能力及可能性大大提升,观众还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发起实时讨论与互动。在剧场艺术耕耘更深的欧美地区,在线观演类的互联网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很多演出项目已经实现付费观看。

  但另一方面,国内的剧场艺术普及尚在起步阶段,文化演艺市场的观众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演出的水平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因此目前演出资源能够进行网络盈利的实际转化率不高。疫情期间的线上演艺大多数为公益行为,线上观演的意义及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缺乏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手段。因此疫情结束后,这些线上演艺的何去何从,还是值得观望的未知数。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