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州音响电子杂志 | 神州商务通 | 我的商务中心
技术专栏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 |展会信息 |工程案例 |器材点评 |综合导购 |行业动态 |娱乐资讯 |音响活动 |政策法规 |人物访谈 |广州音响灯光展 |舞台灯光 |北京音响灯光展 |招标信息 |上海音响灯光展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大屏液晶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企业无话语权

大屏液晶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企业无话语权

时间:2010-10-13  作者:雨桐  来源:赛迪网

    上广电集团规划2008年投建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意味着在液晶面板领域,国内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从2代扩大到了4代。

    核心制造业的缺失,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在液晶时代的竞争中不断丧失话语权,成为被“边缘化”的一族。

    8月24日,夏普海外事业本部副本部长、中国总代表菅野信行明确表示:“夏普不会在华兴建液晶面板工厂及生产线。”

    如此正面而直接的表态,无异于给热切的中国家电商们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比较热销,大尺寸液晶占整个液晶销售的20%,估计年底要上升到30%。”创维新闻发言人沈健承认未来对大尺寸液晶面板需求旺盛。

    由于7代线以上的液晶生产线主要切割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这条始终难以落地的7.5代生产线成为众多彩电厂商难以明言的隐痛。

    在大屏幕液晶电视时代来临之时,中国彩电商们还将继续陪太子读书——舍利润而保市场。

    财大气粗的领跑者

    对于有着34年液晶研发经验的夏普而言,比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领跑速度。

    2001年1月,夏普推出“每英寸1万日元”的液晶电视(AQUOS),开启了日本液晶电视的春天。随后开始了数年的全球行业领跑,并把这种领先优势一直保持到整个2005年。

    2004年1月夏普龟山工厂建设的全球首条6代线开始量产。一场投资巨大的生产线升级赛开始了。

    同年4月,三星和索尼宣布联合投资全球首条7代线生产,并在2005年上半年开始量产。2005年第四季度,索尼第一次通过面板的切割优势获得价格优势,开始领先于夏普。如果此时还是夏普局部或者阶段性丧失领先地位的话,2006年是夏普正式丧失绝对领先优势的一年。

    数据显示,2006年索尼从销售额上取代夏普成为行业第一,三星从发货量上取代夏普成为行业第一。虽然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小尺寸液晶电视上夏普仍有优势,但是大尺寸液晶领域已经是三雄争霸赛。

    三星、索尼等竞争对手早在2005年就通过快速建设制造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和提供更丰富的液晶电视产品型号,开始侵蚀夏普的市场份额。由于7代线带来的高端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方向,顺应了消费需求,因此也成为“三雄争霸”的焦点。

    回过神来的夏普开始反击,2006年8月,夏普在龟山的全球首条8代线开始量产,迅速拉开各方在大尺寸电视上的竞争态势。数据表明:夏普的8代线,46英寸液晶屏的生产效率是7代线的1.3倍;52英寸的生产效率是7代线的2倍。在下游的彩电竞争中,生产效率是价格成本的决定因素。

    8月27日,夏普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夏普8代线产能在3万块,7月份产能翻了一倍到了6万块,预计明年9月该生产线的产能将达到9万块/月。

[1] [2] [3] [下一页]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新闻评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还能输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络用户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企业认证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客服中心:0371-66216490/65368216 传真:0371-65368217 电子信箱:sz_audio@163.com
豫ICP备09011648号
Copyright© 2002- 神州音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