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是为了“赏心”而不是“炫目”
新世纪以来,在剧本原创动力下降的状况下,舞美一跃成为戏剧舞台的主角。各种新的技术手段轮番登场,多媒体、LED、舞台机械、智能声电等,显然将戏剧舞台变成了高科技的练兵场。针对这一现象,舞美设计苗培如认为,高科技的介入并不是坏事,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新手段必须同剧作要表现的题材、内容、主题相结合。要量力而行,用之适度,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科技是为表现作品的内容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炫目”。
以舞台灯光为例,蔡体良认为,虽然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创作上还存在盲目性,缺少创新意识。“当下70%的舞台,灯光艺术还没有进入艺术创作的层面;70%的舞台灯光的现代设备和器具,还停留在照明的功能上,灯光设计仅仅充当了‘电工’的角色。只有当这些科技手段转化为艺术手段时,它们才能为观众接纳。”面对舞台创作惟技术的倾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履玮认为,这是舞美创作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戏剧关键是以剧本为基础。戏剧创作者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戏剧思想、戏剧观念、戏剧人物上,而不是戏不够、舞美凑。他认为,目前中国舞台美术在技术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与国际同步,但是在创作观念、美学表达、想象创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赏心”层面需要强化。
中国国家话剧院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