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美创新需谨慎
一台被冠名为“新京剧”的《霸王别姬》日前在北京某高档歌剧院上演。该剧对传统京剧颠覆性的“创新”,着实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铺张的红色灯效,3D、激光投影的营造,华美艳丽的服装以及价值800万的活乌骓马,仅就舞台、道具来看,这已经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相差千里了。虽然组织者称该剧完全由国际化团队打造,力求用形式的创新争取新的观众走进剧场,但是对技术手段的过分倚重,还是凸显了创作者对戏曲艺术、中国传统美学原则上的漠视和破坏。戏曲的魅力在于演员的表演和唱腔,其程式化、虚拟化的美学原则不能丢,尤其是在言及创新的问题上,更需谨慎。由此反观当下戏曲舞台的舞美创作,艺术经验值得总结。
蔡体良认为,近些年,我国的当代戏曲舞台美术创作形成了多元的态势,创作趋于理性,已经找到了新的艺术坐标,如京剧《成败萧何》、昆曲《长生殿》等就是其中的代表。科技手段的介入为传统的舞台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在戏曲舞台上,高科技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艺术创造中的工具、手段,而且要用得到位,用在刀口上,要注意“度”的问题。与戏曲舞台的表现语言相抵牾的,如转台、LED等,要格外慎用。戏曲的现代化并不是舞美技术的现代化。他认为,舞美为戏曲的现代化,只能铺砖添瓦。只是参与,不是替代,更不是标示戏曲现代化的惟一标尺。苗培如认为,继承比创新更重要。戏曲舞美创作的基础还是要尊重艺术规律,先把传统的东西继承好、吸收好、领悟好,然后才寻求革新之道。
广西舞台美术协会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